文学哲思录(精)

文学哲思录(精)
作者: 杨义
出版社: 海天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文学哲思录(精)
ISBN: 9787550711785

作者简介

杨义,广东省电白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中国叙事学》、《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楚辞诗学》、《李杜诗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20世纪中国文学图志》、《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读书的启示》、《感悟通论》等三十余种。主编《文学研究所学术文选(1953-2003)》等16种54册。 杨义曾为英国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1992),曾在英国学术院(1998)、荷兰莱顿大学(1998)、新加坡国立大学(2001)、剑桥大学(2003)任客座教授。曾讲学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韩国汉城大学、釜山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俄罗斯彼得堡大学,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及国内各主要大学。

内容简介

能在圣彼得堡大学与老师同学们讨论文学,感到 非常荣 幸。圣彼得堡是一个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城市,毛 泽东主席 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推 动了中国文 学的现代发展的进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留下文字记录的文学的历 史已有 三千多年。由于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域的民间想象、 文人写作 和官方采编,给它的文学注入了不同的文化素质和艺 术风格。 在两三千年以前的早期作品中,《诗经》代表着诗的 黄河,《楚 辞》代表着诗的长江,折射和转喻着民族国家早期开 发的精神 历程。《诗经》中不少诗是从北方民间采集来的,携 带着民间 的风俗和性情,却在编选过程中向中原王朝的礼乐文 明靠拢。 《楚辞》主要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文人创作,保留了南 方的许多 神话想象、巫术仪式和歌咏体制,启发人们去关注和 吸收更 多原生态的民间文学形式。这是中国诗歌的一大幸事 ,在《诗 经》上升为“经”的地位之后,又在经外有经,以《 楚辞》的首 篇为《离骚经》。如此两个源头或“双经体制”,就 打破了仅有 一个源头的封闭性,呈现了既面向文人书面传统、又 面向民间 口头传统的多维的开放性,使士大夫文人敢于想象民 间也存 在着经典的可能性的源头,“式以风骚,仰陪天籁” (李商隐 语)。 中国文学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对外国开放的传统 。早在 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就开通了跨越沙漠和高山的丝 绸之路。 公元1世纪印度佛教和西域音乐内传,引起了中国文 学结构和 门类深刻而丰富的发展。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 而且是一 种知识系统、思维方式和艺术形式。梵文的拼音方式 ,启发和 磨锐了用惯方块字的中国人对语言音韵的敏感和驾驭 语言音 韵的能力,使精神高度自由的唐朝诗人可以在声情俱 美的格律 诗上,创造了中国诗歌的魅力永久的高峰。中国最杰 出的诗人 是公元8世纪盛唐时代的李白和杜甫。杜甫诗是黄河 文明的产 物,他把诗歌的格律体制锤炼得非常精密和富有表现 力,字字 是血地融入了深刻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意识。李白出生 在碎叶 (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当时是唐王朝安西 都护府的 西陲要塞),父亲是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李白五岁迁 居四川,也 是丝绸之路起点上的一个物资集散地,后来二十四岁 到四十岁 他都在长江流域漫游,连他的妹妹(月圆)、儿子(明 月奴、颇 黎)的名字都带有胡地的味道。因此李白诗中那种天 马行空的 想象,那种醉态淋漓的半神话性的生命体验,那种行 云流水式 的表达方式,都是长江文明和胡地文明的产物,或者 说是借助 这两种文明的气息改造黄河文明的诗歌的转喻性产物 。盛唐 文学的辉煌,是中国多地域、多民族的多元文明与外 来文明意 气风发地交融创造的结果。 从佛教的超自然的想象和深入世俗的宣讲仪式中 ,过滤、 提炼和转化出小说叙事的形式,并与中国本土的历史 叙事和世 俗智慧相结合,开拓出自公元10世纪的宋朝以来在近 千年间逐 渐形成的小说强势,乃是中国文学走向民间,形成诗 、文、小说 鼎立格局的一项重大的创造。值得注意的是,物质传 播媒介的 变化给文学新格局的形成和拓展以强有力的支撑。公 元7世纪 的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到公元11世纪的 宋朝,发 明了活字印刷。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 成,到了 公元16世纪的明朝中叶,印刷术已经发达到了可以把 不属于宗 教信仰,也不是科举考试必读的小说书,转化成商品 的程度。 这一点很重要,它刺激了官僚体制之外的文人多方搜 集说书人 在市场上各显神通地表演的口头文学,提取精华,重 新结构、 发挥和创造,形成了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四大奇书:《 三国志演 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这又 反过来刺激了 一批命运不佳,对社会、家族、人性感慨多端的文人 ,改造这 种来自民间的小说形式来叙写自己忧患的内心,从而 在17世纪 末到18世纪,写出中国最精彩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 斋志异》 和长篇白话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文学的 形式归根到 底不是封闭自生的,它的媒介载体对它也有很大的制 约作用, 甚至左右着它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内而影响到它 的结构形 态和审美旨趣,外而影响到它的作者与读者的联系程 度和可 能。总之,对内的两个或多个源头,对外的开放性, 以及科技物 质媒介的多重推动,形成了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合 力机制。 在座的老师们、同学们多是学习和研究中国语言 ,以及文 学、哲学和文化的同行。什么是我们的文学这一“行 ”呢?回答 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中国人的文学观就出现 过三次非 常重大的变化。第一次是孔夫子把他的优秀门生分为 四个门 类,叫做“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这里的文学指 的是文章、博学,文史哲混杂未分,是一种“杂文学 观”。第二 次是20世纪初年,中国人引进和接受了西方的文学观 念,包括 欧美和苏联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德国浪漫主义的民间 文学观, 以及注重文学性的形式主义文学观,使文学成为独立 的学科, 对之进行内在的意义、结构、规律和外在的文化联系 的研究。 这可以称为受西方影响的“纯文学观”。20世纪末至 21世纪初, 中国人的文学观发生了第三次极其深刻的变化,在经 过一段时 间的饥不择食地引进大量的西方文学批评思潮之后, 人们发 现,西方思潮能够给我们丰富的新鲜的启发,但它们 与中国实 际存在的文学经验和文学智慧存在着严重的、有时是 根本性的 错位。如果不加变通地把西方模式套在中国文学经验 的头上, 就有可能删掉了中国文学中不少核心的、精髓的,或 精彩的部 分。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