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30
折扣购买: 不知味集(精)
ISBN: 9787539666396
胡竹峰,生于安徽岳西,现居河南郑州。出版有《空杯集》《墨团花册:胡竹峰散文自选集》《衣饭书》《豆绿与美人霁》《旧味:中国古代饮食小札》《不知味集》等散文随笔集数种。获第三届“紫金 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等多种文学奖项。有多篇散文入选年度散文和年度随笔排行榜。
寻味篇 酸 北方人嗜酸,酸汤面、酸菜鱼是他们的美味。前几天 在郑州,请朋友吃饭,主食点了一钵酸汤面叶,滋味甚好 ,宾主相欢。北方人口味偏酸咸,南方人喜欢甜辣。南糖 北醋这个说法不知道可不可以立住脚,山西老陈醋倒一直 是四大名醋之首,稳居宝座。 南方也产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 。南方的醋,酸中带香,口感微微有些甜。甜是南方滋味 的底色,小桥流水人家,青花瓷小盏载不动苦辣酸咸。 北方人吃面,能搁半碗醋,一太原朋友用醋泡蛋炒饭 。饭吃完,碗底剩下一勺醋。我不喜欢醋,受不住那股酸 。有回吃西红柿捞面,咬牙在碗里倒了几勺醋,呼啦啦吃 完,索性喝干了汤,自此开始吃醋。男人不吃醋则已,吃 起来,比女人醋劲大。醋之酸,汪洋肆意,顺喉咙直下肠 胃。柑子也酸,那酸热情似火,从口腔散发,直冲脑门, 绕头三匝,再酸遍全身。 旧家庭院中曾栽有一株柑子树,小时候嘴馋,没等柑 子熟透就摘下来吃,常常酸倒了牙,吃饭时咬不动豆腐。 酸菜酸、柑橘酸、醋酸、梅酸、酸奶酸、酸枣酸,都 是酸,但滋味不同,酸得大相径庭。酸之味,在我口中, 酸菜第一。酸菜切碎,放人蒜苗、干辣椒,热油爆炒,又 酸又辣,又纯又好。 中国人用白菜腌渍酸菜的历史甚久,《齐民要术》有 介绍。东北自不必说,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内蒙古等地,到了冬天,酸菜常见于餐桌。陕西安 康民谣:“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酸味已是日常饮 食重要的组成部分了。 我老家岳西,也有人做酸菜。小孩子蚊叮虫咬,大人 从酸菜坛蘸一点酸菜汁擦上,祛痛止痒。我以前会做酸菜 鱼,这两年和文艺太亲呢,厨艺吃醋了,已经烧不好那道 菜。除了酸菜之酸,梅酸我也喜欢。近来常望梅止渴,望 金农画在宣纸上的梅子止精神之渴。金农的梅子、吴昌硕 的枇杷、齐白石的白菜、张大千的樱桃,是我眼里的水墨 四绝。 安庆迎江寺博物馆有件“三老尝醋”的宋代瓷塑—— 一口大醋缸,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禅师立于一旁,一僧 二俗,袒胸露乳,各以手指尝醋,同样的酸,不一样的表 情。 一味有百态,有人酸得皱眉,有人酸得眯眼,有人酸 得咧嘴,有人酸得龇牙,有人酸得面无人色,有人酸得一 脸动荡,有人酸得倒吸凉气,有人酸得大吐舌头,有人酸 得点头,有人酸得哈腰。 酸常常与穷一起,旧时称迂腐穷困的读书人为穷酸。 自古人穷被欺,王九思《曲江春》第二折:“这里有一位 客饮酒,不许穷酸来打搅。”冬心先生梅子画上如此题跋 : 江南暑雨一番新,结了青青叶底身。 梅子酸时酸不了,眼前多少皱眉人。 冬心先生是“扬州八怪”之首,本名金农,一生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