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9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作者: 编者: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责编:李梦琦//丁文勇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42.8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2019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ISBN: 978755003399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寻找王×成 1973年之冬,冷得邪乎,兴安岭上龙门农场,田鼠冻 得钻进知青宿舍。于是,可怕的鼠疫暴发。 1月27号之夜,狂风打鼓,大雪拍门。一辆马爬犁从三 分场驰到场部卫生院,抬下上海人李志鹏。 李志鹏脸泛了青。高烧的人这个脸色,是真不行了。 李志鹏脸色难看,要说又说不出声音。他指我上衣口 袋,比画着。我明白了,他是要写字。我的破钢笔,其实 只是摆设,极少用它。那李志鹏,哆嗦着接笔,哆嗦着摸 出一块挺旧的手绢包。在手绢上,他费力写出个“王”, 笔就不出水了。我接来笔,用舌头洇了洇,来水了。他接 着写,写得太费力,写了老长时间,之后他就闭上眼睛。 送他来的上海人冲他比画:“把这个包——交给这个人— —对吗?” 李志鹏点点头,我们几个人,连声喊:“一定,一定 ,一定。”李志鹏眼睛睁一下又合上,再也没有睁开。 上海小伙子李志鹏,他就这样走了。最后陪他的,只 有三个上海知青加上一个东北的我。处理完后事,我们想 起了那手绢包。 脏兮兮的旧手绢,里面竟是钞票,零零碎碎,共35元 。皱手绢上的字,歪歪拧拧,第一个是“王”,第三个是 “成”,中间这个,有人说是“之”,有人说像“云”, 有人分析是“立”。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将这手绢包送到 王什么成手上——因为我们点头了,我们答应了李志鹏。 龙门农场也就五六千人,找一个人还不难。我们先从 三分场开始,先从上海人入手,可是,没有王什么成。 我们成立了“专案小组”,分工负责,分片包干,拉 开大网。然而,还是找不到。 一转眼,上海知青大返城,“专案小组”最后剩我一 个。每一个走时,都对我说“一定一定,一定找到王什么 成”。 之后,我与上海那边书信不断,上海那边与我书信不 断。 一晃儿,我也离开了农场,也娶着了媳妇。我讲手绢 包的事。媳妇手指尖儿在舌尖抹湿,一张一张数过。她手 指头塞我秋衣破洞里,一转一搅:“真的不少哩!够件毛 衣哩!”她头枕我臂上,日子穷而且甜。 儿子降生,特能吃,而他娘没奶。因为钱断了,所以 奶粉断了。媳妇先是骂我无能,又是骂我无能,最后,她 摸出手绢包摔炕上。我狠狠瞪她,说:“不行!” 急急匆匆,赶路搭车,与上海那边书信不断,上海那 边与我书信不断,可是,那个王什么成,就是找不到。 寻找王某成的队伍发展壮大,我们这些最穷的人家, 最先安装上电话,打着长途研究王什么成,研究手绢包。 那一年,上海那边来了兴致勃勃的长途:“找到了, 在上海,原来的龙门知青。”电话要我带上东西,赶赴沪 上。“邮不行吗?”“不行,面当面,物对人,得确认。 ”想想那个大风雪之夜的李志鹏。我带上干粮,买了坐票 。上海那人叫王子成,手绢不对,钱的面额也不对。虽然 路费是上海人凑齐的,可我欠了债。债是大田里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