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腾飞(中国走向复兴的故事)/中国道路丛书

龙的腾飞(中国走向复兴的故事)/中国道路丛书
作者: (法)欧阳烨//丹尼斯·杰奎特|责编:张东妮|译者:法意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龙的腾飞(中国走向复兴的故事)/中国道路丛书
ISBN: 9787521731354

作者简介

欧阳烨(Homéric de Sarthe),是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企业家,拥有管理大型、中型和初创企业的经验,曾涉足中国和欧洲的多个行业领域,并在中国创立三家公司。;.;丹尼斯·杰奎特(Denis Jacquet),是一位热衷参与政治的资深企业家,在国外创办发展他的公司“教育工厂”(Edufactory),并创建了“赞助增长协会”(Parrainer la croissance)和“优步化现象观察站”(l’Observatoire de l’ubérisation),旨在帮助世界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杰出的竞争者,她带着显而易见的巨大雄心不断前进发展。尽管这些变化都已经清楚地展现在中国的五年规划中,并且为细心的观察者们所理解,但是似乎每个人都被中国的发展动向与变化震惊了。中国在尽善尽美地执行着这些规划,而我们却被伟大的往昔历史催眠而变得麻痹和被动。这些年我们对这些变化心生抵触,采取保守态度,反应迟钝。是时候醒来了! 那些认为未来属于它们的国家应当把中国视作典范,中国应当使我们深受启发并促使我们重振雄心,而这份雄心是与理解曾经我们未能参与构建的世界紧密相连的。这种认识应像悬梁之绳、刺骨之锥那样将我们从麻木中唤醒,而我们在世界排名第六第七大国的地位不应当成为我们自我徘徊、树立雄心的障碍。尤其是当我们不再位于世界十强的排名中时(依据预测这将会在 2050 年发生),这种辉煌绝不应当以成为落满灰尘、束之高阁、供人回忆的往昔历史功勋而告终。 欧洲诸国,正如一支球队的每位球员那样,各有所长、各有特色,但却缺乏作为整体的协调性和生命力。当面对像中国这样的强国之时,欧洲就暴露了自己的巨大缺陷,变得束手束脚。必要投资的体量及其让互联网平台重新盈利的巨大总量,都要求这支球员数量有限的球队必须自发携起手来并肩作战。而且,这场比赛要在某种意义上打得自私一些, 并且可能要以伤害某些将国际竞争规则奉为圭臬的高尚意志为代价。这将是重新审视这些规则的时刻,不能因此而使我们在竞争中丧失生命力,世俗的欧洲没有理由不强硬起来, 欧洲的仁慈只需要留给自己的成员。 在这场竞争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天资、研究成果、一些企业以及富有知识的人,但我们缺乏的是那些不畏在民调舆论中承担后果的政治家。不要等到已有的资源被民粹主义浪潮席卷的时候,我们才去寻找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并做出反应。企业应当以最快的速度缓和问题,并为共同利益做出贡献,通过提出更加以人为本的模式使得世界深思,或者至少使得其中一部分国家认同我们的价值。政策应紧跟其后, 因为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公私合作模式。 我们需要一种针对未来行业进行大型投资的共同政策, 不论该政策是否符合我们的意愿。我们需要参与这场竞争, 影响它或是接受它,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或者美国人不值得来往,他们是竞争对手,而不是敌人。对于一场比赛而言,只有在每一个参与者都被迫依据各自实力而互相尊重的时候,这场比赛对各方而言才是均衡且富有建设性的。因此,我们应该冒风险,我们应当向它们投资,正如它们对我们所做的那样。我们必须承担风险,因为对那些将谨慎视作原则的人而言,成功只是一场例外。 那些不受我们的同胞和政客所重视的新科技将会支配我们的生活,而那些新科技必须为和谐的社会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在人工智能、数据处理、自动化以及其他领域,我们必须成为主导者,从而推行或者至少使他人尊重那些我们所确定的目标。 我们可以在其他竞争者之中筹划自身利益。5 亿人口的优势足以让我们成为让任何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用以对抗他人的目标,而这一切都将以我们自身的利益为考量。没错, 我们可以从中国经由新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意愿和资本中获益。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个机会呢?这是一个简单的利益问题。但是要记住,长远来看,抓住机会不等于损害我们自己,我们应当学会如何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而与中国和中国企业合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要强迫他们尊重我们,而不是让他们对我们施予怜悯。不要像我们在推行《巴塞尔协议》和欧盟有关清偿能力的指令时所做的那样,这些法令没有在美国推行,从而使我们的利益受损,所以我们要展现出作为进攻者而不是防守者的姿态,恰如我们在推行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时所做的那样。未来属于开拓者! 我们应当行动起来,不是要行走,而是要奔跑。中国和美国正在推行那些保障未来的规则,而我们却以过去的名义敝帚自珍,这样的话,我们将会以成为先贤祠墙上的铭文而告终。我们曾经见证了启蒙时代的光辉,现在是时候找到新的荣耀了! 未来值得我们拥有,但绝不应该是以我们参与历史书写的名义而存在,因为我们并不能掌控历史的书写。我们存在的意义只能在充满不同观点的世界里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因偿还国家债务的缘故,因为债务只是一种惩罚,而不是财富,更不是创造新的财富。我们必须保存已经创立的一切,而不是挥霍它们,否则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让我们投资那些渴望并打算在世界舞台参与角逐并且愿意与我们合作的伙伴吧。我们要保持一种平衡。一个闪亮的未来意味着一个充满雄心与天赋的当下。如果“现在”只是一些浮出水面的“过去”,那我们更应当准备属于我们未来的“现在”。学习中文吧,学习中国文化吧,越多人学习他们的文化,我们就能越好地保持我们自己的特质。我们应当充满自信,否则中国人就会成为我们的下一个老板!\\\\\\\" \\\\\\\"这是法国领导人曾向法国媒体推荐的非常有意义的一本书,有背景、有分量,在法国多种层次、多种场合得到推广和宣传,有较大的影响力。 作为熟悉中国的法国商人,两位作者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历史,中国所走的道路以及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更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社会、文化、制度等各个关键要素,以外国人的视角为读者生动、客观讲述了中国走向复兴的真实故事,理性阐释中国发展之道。 面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未来经济趋势,作者对比审视中国对其工作生活、以及对西方、全球的影响,对西方民主制度进行了客观分析,对了解真实西方民主制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书具有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判断,还可洞察法国大众,尤其是欧洲大众对中国高速发展的的心态,了解其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