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闲话(苏北作品精品集)(精)

汪曾祺闲话(苏北作品精品集)(精)
作者: 苏北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汪曾祺闲话(苏北作品精品集)(精)
ISBN: 9787539660509

作者简介

苏北,安徽天长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汪曾祺的研究者、痴迷者,被人戏称为“天下第一汪迷”。作品散见国内各报章和港、澳、台地区的报刊,香港《大公报》资深作者。著有小说集《蚁民》,散文集《那年秋夜》《水吼》《植点青绿在心田:苏北海外散文77篇》,回忆性著述《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忆·读汪曾祺》等。曾获第一届全国报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金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1989年5月8日,星期日,北京 今天见到汪曾祺先生了。 我是2月28日到北京来的。这次能到鲁迅文学院 进修真是我的幸运。从天长来时,在滁县上了火车, 一直是站着,或者坐在地上,到了徐州才坐了半个屁 股。3月1日中午12点才到北京。 上了两个月的课,忙忙乱乱的。早晨起来,发现 北京一夜小雨。早饭后躺在床上浏览了一会儿报纸, 就起身准备去洗衣服,正开门,一阵脚步声从楼梯口 传来,紧跟着一行人就向接待室走去。咦,这个老人 怎么这么眼熟?他脸黝黑,背微微有些驼。他微笑着 ,走在最后。这个老人是谁? 汪曾祺先生! 一位熟人证实了我的感觉,我怦然心跳。再一打 听,原来他是来参加鲁迅文学院和北师大联合举办的 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开班典礼的。 我住的503宿舍就在他们开会的大教室的边上。 我已无心洗衣服,我在那紧张地等待着。中间,汪先 生出来了一趟,正好去上厕所。厕所又正好在我宿舍 的对面,于是我便走上前去,同汪先生说话。我所说 的大意是,我是安徽天长的(天长在高邮湖西岸), 曾抄过先生的小说《晚饭花集》,抄在四个笔记上, 寄给过先生,不知有没有收到。汪先生嗯嗯嗯,不置 可否,也不知他收到没有。 散会后,我站在大教室门口,汪先生一走出,我 就把他引到隔壁我住的503房间里来了。汪先生坐下 ,环顾了一下房间,说:“三个人一间,挺好!” 我递给他一支烟,是我们滁州生产的长把子“红 三环”,我见汪先生对烟的牌子似乎并不讲究。他接 过去,我用火机给他点上,他隔着烟雾对我说,你们 天长出过一个状元叫戴兰芬。 我接话:是的,我们县里的人都晓得,有一个对 子的,叫“天长地久,代代兰芬”。 他说,其实这个头名状元是他们高邮的,叫史秋 。因名字谐音不好听,“死囚死囚的”,被慈禧点状 元给点得了。这个戴兰芬,名字好,“天长地久,代 代兰芬”,相当吉利,便被点了头名。 我也隔着烟雾,见汪先生陶醉得很,他吸烟抽得 很深,浓浓的一大口到嘴里,憋了一会,喷出来,整 张脸又没有了。这都是劣质的烟草,烟雾很冲,不一 会,满房间都是烟雾,我们宿舍里的几个人,有站的 ,有坐的,都仿佛浮在半空,又像正在洗澡堂里,给 人不真实的感觉。 “汪先生,我给您寄过四个笔记本,是抄的您的 小说。不知收到吗?”我又问了一遍。 他噢噢噢的,不知道收到没收到。 他又坐了一会儿,我要下他家里的电话号码。有 人来催吃午饭,汪先生起身走了。 (注:2007年汪先生去世十周年,我写过一篇纪 念文章《“我最喜欢的是徐青藤”》,发表在上海《 文汇报》上,不久一个乌鲁木齐的读者给《文汇报》 写来读者来信:《道光状元慈禧点?》。《笔会》的 《编读往来》也来文照登。文中说戴兰芬是道光年间 的状元,怎么可能是慈禧点的呢?作者查了历朝状元 谱。看来汪先生是搞错了。)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