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书生教师(大教育书系)

做个书生教师(大教育书系)
作者: 周益民 著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80
折扣购买: 做个书生教师(大教育书系)
ISBN: 9787570227792

作者简介

周益民,语文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育名师,澳门小学语文教材中段主编。著有《童年爱上一本书》《造梦课堂》《我与课堂》《静悄悄的课程建设》等,编著有《民间文学里的中国》《三十人行——给孩子的人文访谈录》等。

内容简介

序言:“内心的春天向外生活” 文 / 朱永通 迄今为止,我与益民老师仅有一面之缘。 那年夏天,我社在南京举办“大夏书系读书节”活动,益民老师作为嘉宾在研讨会上发言。他在会上谈了些什么内容,我已记不起来。倒是清楚记得,第二天午间饭局上,益民老师的嘴巴一直没停过,不是吃个不停,而是说个不停。他提到他儿子正在读的史书,提到与学生共读的各种童书,提到他准备出版的书。他没有把油嘴滑舌当幽默,也没有把学问变为炫耀的谈资,所谈之事大多与书有关,所谈之书又皆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发生联系,这无疑是另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我安静地享受着,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 此次会面,虽彼此交谈不多,但我牢牢记住了他:这是一个率真、热情、好学,且能说会道的老师。 之后,偶尔收到益民老师投给《教师月刊》“记事”栏目的一些稿件。这些未见任何雕饰的文章,所叙皆是日常小事,作者却能从中敏感地体味到各种生命滋味。读 《身边的“提灯”》 《特别的加分》等文章,我的心一下子就柔软起来,觉得人世间的美好,正是由作者笔下那些极富人情味的细节融汇而成的。我几乎每次都是第一时间安排这些文章发表,急迫到表现出有点不管不顾的任性——同事对于作者的出现频率有所顾虑,我却坚持。 虽坚持,但遗憾是难免的——毕竟杂志周期长,一年发不了几篇文章。于是,我游说益民老师,多多动笔,尽快把这些碎璧式的文字结集出版,以让更多的同仁受惠于他的智慧。益民老师先是推辞,接着犹豫,最后终于松口了。 在往来的邮件交流中,我对益民老师多了一份认识:他认真、柔情、博学,且勤于动笔。 伴随认识而来的是疑问,既有好奇的又有惊叹的:今天的教育,要独立于权力、金钱和潮流,难乎其难,所以,许多所谓的名师,集奴气、市侩气和俗气于一身,一丁点儿教师味也没有。益民老师何以免俗,长得那么书生气,那么像教师? 这个疑问像草一样,从此在我的心中一寸寸暗长。 很快,益民老师发来书稿。于是,每个清晨,我一边品茗,一边捧读书稿,不亦快哉! 不到半个月,书稿读完了,我从中“偷学”了不少东西。更为重要的是,我心中草一样生长着的疑问,找到了收割的镰刀:文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容貌,读益民老师的文字,我不仅看到了一张书生教师的脸孔,而且明白了这张脸孔是如何长成的。 童年阅读与阅读童年,为益民老师的成长打下了精神的底气。益民老师的童年是幸福的,因为他迷上了阅读,且一直有优秀的读物相伴。益民老师在《童年遇到一条路》一文中回忆,大概在小学三年级,他“像一头饿昏的困兽,焦渴地寻找着书源”。也就在那个时候,梅子涵先生撞进了他的生活。成年后,当了小学老师,他“尝试着把那些神奇的故事带到孩子面前”,于是,他“又回到了童年”,因为“走在文学这条路上”,他“和孩子们成了同路人”。作为教师,能够“在心灵的某个角落,住着一个儿童”,从而懂得阅读孩子的宇宙,何其幸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诗比节日更永恒”一卷里,那些绘本和童话故事,经益民老师一解读,处处闪耀着儿童的灵性之醇美。 与名师名家以及各行业优秀人士成为智识上的朋友,为益民老师的成长拓宽了视野。益民老师的交游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一天清晨,我第N次读完《沉默的视野》(陈家琪著,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书,意犹未尽之际,突然有了吃完鸡蛋,还要找母鸡的冲动。此时依稀忆起益民老师似在书稿中提到向陈家琪先生请教之事,于是,试着发去短信问问看。没想到,益民老师很快复信,告知联系“母鸡”的方式。他的复信一下子点醒了我。益民老师是开放的,他善于内省,更善于向外学习。在“校园有条青砖道”一卷里,既扑闪着他向李吉林、窦桂梅等名师虚心学习的身影,也闪现了他在与梅子涵、金波、程玮等作家真诚交往中,尽情吮吸文学汁液的样子。从书中得知,益民老师还与当过编辑的孙卫卫、歌手王达成为朋友。益民老师的交游能力,进一步启发了我:一个人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意味着他能眺望到什么样的生命景致。 不断从课堂上提取幸福,积攒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为益民老师的成长扎下了深厚的生命根须。课堂是一个教师教育生命的心脏,它能否正常跳动,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在“语文课上的咩咩声”一卷里,益民老师对课堂的观察,反复向我们重申了这样一个基本常识:任何一节好课,无不源自课前大量的准备。同时,不管课堂成功与否,益民老师从不停下反思的脚步。 书稿读完了,我也找到了益民老师何以免俗的答案。但很快,心中又冒出一个新问题:身为教师,如何做到像益民老师一样幸福呢? 也许读毕此书,你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如果没有,我相信,幸福的地图一定隐藏在海子的这句诗里,因为它暗含了益民老师的精神气象: “灯,从门窗向外生活//灯啊,是我内心的春天向外生活。” 天真而永恒的文字, 热情而纯真的师生, 带你叩响幸福的书香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