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保密史(制度的诞生与进化)/国家安全译丛

美国政府保密史(制度的诞生与进化)/国家安全译丛
作者: (美)戴维·弗罗斯特|译者:雷建锋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39.70
折扣购买: 美国政府保密史(制度的诞生与进化)/国家安全译丛
ISBN: 9787515517711

作者简介

戴维·弗罗斯特(David B. Frost),美国律师,热衷于研究美国历史和政治制度。他视角独特,逻辑清晰,论证有力,善用生动语言讲述枯燥问题。曾编有《里根总统名言录》(Ronald Reagan in Quotations)和《肯尼迪总统名言录》(John F. Kennedy in Quotations)等。

内容简介

曼哈顿计划 1788年6月弗吉尼亚州制宪会议期间,詹姆斯·麦迪逊曾向其他代表解释称,宪法给予国会对公共钱袋的控制权。而作为控制权的一部分,国会被授予“必要时决定向公众隐瞒哪些支出的自由裁量权”。在之后的岁月中,国会多次行使这一裁量权,从其官方日志和宪法所要求的“有关公款支出的账目”中,剔除它断定应保密的内容。情报搜集活动、战时秘密军事行动及其他与战争相关的行动,均照例向公众隐瞒。 启用黑色预算后近150年中,政府一直惯用这一做法向人民屏蔽敏感活动;尽管如此,二战时期的曼哈顿计划无论在其项目本身,还是周围保密工作的规模、范围及所涉人员方面,均是史无前例的。政府对这一项目讳莫如深:虽然国会被要求向该项目授权约20亿美元(相当于如今的200多亿美元),但曼哈顿计划的知情者仅限于屈指可数的几位政府要人。广大民众对其毫不知情。 1939年开展的曼哈顿计划最初是一个基础研究项目,旨在判断制造原子弹是否可行。随着美国加入二战,曼哈顿计划被提升至研发状态,最终导致世界上首批核武器的诞生:1945年8月6日于广岛投下的“小男孩”(Little Boy)和3天后在长崎上空爆炸的“胖子”(Fat Man)。为该项目提供必要人员和资源的保障工作,最初被交给科学研发办公室(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负责——多数的战时研发项目均由该联邦办公室管理。但鉴于所需建造的设施众多,项目的总体管理工作被移交至莱斯利·格罗夫斯(Leslie Groves)上校所管理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Army Corps of Engineers)。项目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新建的曼哈顿工程区(Manhattan Engineer District),故称曼哈顿计划。截至战争结束时,格罗夫斯及其手下工作人员在20余个绝密地点建设了研究、设计和生产设施,总耗资约18.9亿美元。 自一开始,确保曼哈顿计划的绝对保密便是头等大事。绝不能让德日两国知晓这一计划;尽管苏联人当时是美英的正式盟友,但罗斯福总统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早已商定好,将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一并蒙在鼓里。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都将高度集权的苏联看作未来的潜在敌人。美国成功阻止了德国企图对曼哈顿计划的渗透。尽管德国在美国布下数个间谍网,但其间谍从未越过该项目的保密藩篱。有关曼哈顿计划的流言亦传至日本,但同德国人一样,日本人也未能探得该项目的秘密。苏联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苏联间谍在刺探曼哈顿计划时更为成功,主要是由于获得了一些持共产主义理想的美国人的支持。确实,据说苏联间谍网得知这一计划的时间甚至早于联邦调查局(FBI)。最终,苏联间谍工作的成功,使其得以在短短4年后便开发出自己的原子弹。 要防止美国的敌国知晓曼哈顿计划,意味着要对所有未实际涉身其中的人隐瞒计划的存在。即便在华盛顿特区的联邦政府内,由于严守秘密的必要性,正常的乃至宪法规定的行政和立法监督工作就算不至于被完全无视,也要作出适当调整。确实,仅有屈指可数的政府官员知道曼哈顿计划的存在。白宫中,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战争部部长亨利·史汀生(Henry Stimson)和(陆军参谋长)乔治·C. 马歇尔将军有权接触曼哈顿计划的工作。行政部门中有其他一小部分官员直接参与此计划,他们亦暗中知晓其中秘密。但在为数不多的这些核心官员之外,曼哈顿计划仍被保密所笼罩。事实上,罗斯福的副总统哈里· 杜鲁门直至1945年4月于罗斯福总统去世后接任总统之职时,才获知这一计划。1945年《生活》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估计:“也许在整个国家中,仅有数十人了解曼哈顿计划的全部含义,在他们以外,(该计划10万名直接建设者中)可能也仅有1000人意识到他们正在制造原子弹。”整个项目延伸如此之广、分工如此之细,以至于除那些拥有最高知情权限的人以外,其他人至多只能盲人摸象般了解这一计划。在格罗夫斯看来,“对知情内容进行划分……便是保密的关键所在……每个人应掌握为完成其工作所需的全部信息,其他则应一概不知”。《生活》杂志称,成千上万参与这一计划的人“就像鼹鼠一样在暗中工作”。 有关曼哈顿计划的信息总体上未向国会透露。众议院中,来自得克萨斯的议长山姆·雷伯恩(Sam Rayburn)、来自马萨诸塞的多数党领袖约翰·W. 麦科马克(John W. McCormack)和同州的少数党领袖约瑟夫·W. 马丁(Joseph W. Martin),定期收到这一计划的情况通报。在参议院,来自肯塔基州的多数党领袖阿尔本· W. 巴克利(Alben W. Barkley)、缅因州少数党领袖华莱士·H. 怀特(Wallace H. White)、在军事拨款小组担任主席的俄克拉荷马州参议员埃尔默·托马斯(Elmer Thomas)和担任副主席的新罕布什尔州参议员斯泰尔斯· 布里奇斯(Styles Bridges),也被同步告知计划的进展。战争部部长史汀生、马歇尔将军和布什博士负责向国会作情况通报。国会的其余524名议员均不知情;美国人民也是如此。 1962年,退休后的格罗夫斯将军,回忆了曼哈顿计划最初数次国会通报中某一次的情形。通报结束时,在座的代表——雷伯恩、麦科马克和马丁——不仅同意满足曼哈顿计划的全部资金需要,而且同意向其他众议员保守秘密。据格罗夫斯说,“众议员们毫无保留地表明了他们的赞成。他们说,尽管所需资金甚巨,但他们会尽其所能,使即将审议的拨款法案包含这笔资金。他们还说,没有必要向拨款委员会再作更多解释”。1947年,米勒德·泰丁斯(Millard Tydings)参议员描述的委员会会议,充分显示出对于资助曼哈顿计划的“没问题”态度。“一天,马歇尔将军来到拨款委员会,”泰丁斯描述,“然后说了大意如此的话:‘先生们,我想要你们给我10亿美元。不要问我用它做什么——这是军事机密,但我希望你们会给我这笔钱。’委员会的回应是:10亿美元是否够用?” …… 《美国政府保密史》一书论述了美国政府保密制度的完善,保密逻辑的确立,保密文化的建设,保密意识的培养,保密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等等。全书以历史事件为线,回顾了制度的诞生与发展,总结了经验和教训。这既是一部美国政府保密制度沿革史,也是一部国家秘密治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