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博物志(精)

幻想博物志(精)
作者: (日)涩泽龙彦|译者:王彩芹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8.10
折扣购买: 幻想博物志(精)
ISBN: 97875598198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方济各会传教士鄂多立克,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附近 的波登隆埃,1314年左右立志向东方传教,经过小亚细亚 、波斯、印度、锡兰、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到达中 国泉州,在元大都(现在的北京)居住了三年,*后经由内 陆的吐蕃(现在的**)归国。《东游录》记录了鄂多立克 的这次宏伟旅程,描写了许多未知东方世界不可思议的民 族、动物及植物,因此深*当时欧洲民众的欢迎。 例如《东游录》第三十一章里有一篇记述“关于一种 生产类似羊羔动物的密瓜”。,引用如下: “据说在一个叫作迦的勒的大国里,有座叫甲斯便山 的山(CASPEAN Mountains),据称其上生长极大的瓜。这 些瓜成熟时,裂开了,其中有类似小羊羔的小动物。因之 他们有瓜又有肉!” 这种奇妙的植物羊传说在中世纪的欧洲广为人知,在 疑似多处剽窃鄂多立克旅行记的曼德维尔的《东方旅行记 》(1360年左右)中,以及作为中世纪百科辞典而闻名的那 部博韦的樊尚。的《自然之镜》(1473年)中也有相同的记 述。人们一般认为植物羊大概来源于波斯的传说。 在樊尚的《自然之镜》中,以“斯基泰羊”称呼这种 植物羊。斯基泰指的是黑海北岸的*原地区。前面引用的 鄂多立克的《东游录》里提到迦的勒;迦的勒被推测是从 现在的伏尔加河下游到高加索山脉,这与斯基泰**吻合 。 由樊尚的记述可知,这种“斯基泰羊”(也叫鞑靼羊) 全身覆盖略微黄色的绵毛,类似脐带的长茎连接地面,酷 似羊崽,切一刀会有血一样的汁液流出。另有传闻说,这 种“斯基泰羊”的毛皮像羊毛一样有保暖作用,每到季节 商人们就会过来采摘。 16世纪初期,斯洛文尼亚人的外交官西吉斯蒙德·冯 ·赫博斯坦’,作为神圣罗马帝国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大 使,被派到莫斯科。他的见闻录《俄国事情解说》(1549年 )中也有关于植物羊的话题,写到植物羊是从原产地的撒马 尔罕输入到威尼斯,“每一位回教徒的帽子里面,使用的 都不是动物毛皮,而是这种植物纤维织成的毛皮”。如果 赫博斯坦的报告是正确的,那么鄂多立克即便不用涉足遥 远的东方,在接近故乡的威尼斯应该也能看到来自撒马尔 罕的“斯基泰羊”。 鄂多立克的报告,强调植物羊是从密瓜一样的果实里 诞生的,但是博韦的樊尚和赫博斯坦的记述,*加强调的 是植物羊的绵毛。不知是否因此,另有说法认为,这种“ 斯基泰羊”又被叫作狗脊(Barometz),或者金毛狗脊。 狗脊是自然生长在中国北部、实际存在的羊齿植物的 一种。的确,众所周知,羊齿的嫩叶有绵毛密生,各地都 使用这种绵毛纺织,做成纺织品。羊齿的根部和茎部丛生 的金色纤毛**像羊毛,所以人们才将狗脊和“斯基泰羊 ”混为一谈吧。据亨利·李(Henry Lee)的研究《鞑靼的 植物羊》(1887年),“斯基泰羊”实际像是木棉;但要我 说的话,比起木棉*像是羊齿。 在我北镰仓的家,庭院连接的后山上生长着许多巨大 的羊齿。每到春天,被纤毛覆盖的嫩芽从土中生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