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ISBN: 9787550276772
邵杜罔,无线电通讯系统**工程师,目前在美国从事相关工作。出于对历史的爱好和兴趣,业余从事相关图书的翻译工作。 约瑟夫·奈,软实力之父,美国总统**智囊,哈佛大学杰出贡献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卡特**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情报委员会**和助理***长、**安全委员会核不扩散小组负责人、**情报委员会**等要职。他同时还是享誉**的**问题专家,著作颇丰,其中包括《软实力》及《巧实力》等。
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许多人似乎这么认为。 近年来的民意调查显示,在22个被调查**中的 15个**里,大多数*访者都认为中国将取代或已经 取代美国成为**的领导力量。2014年的一次皮尤调 查①发现只有28%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独占鳌 头”。相比之下,2011年的数据是38%。不过,这也 许正像马克·吐温的那句调侃名言:“关于我死亡的 报道已经被大大夸大了。” 当美国于18世纪独立之后,英国政治家霍勒斯· 沃波尔感叹地说过,英国已经被降低到撒丁岛的地位 了。事实上,英国当时正处于工业革命的转型前夜, 而工业革命后,英国在下个世纪依然是**强国。20 世纪8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经济学家问到 ,如果大英帝国持续了两个世纪,为什么“我们只过 了五十年左右就走下坡路了?”在苏联解体,留下美 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前夕,很多畅销书将美国 的情况与***二世后衰败的西班牙相比。当美国成 为单极世界中**的**大国之后,一位位居前沿的 政治学家曾预言它会很快走到尽头。有了这些警示的 先例,我们在试图回答本书书名所提出的问题时需要 保持谨慎。 美国世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首先,必须搞清楚我们所说的“美国世纪”意味 着什么。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一个可能的*期是在 19世纪末,当时美国成为世界上*大的工业强国。当 20世纪开始时,美国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这种状况持续直至二战前夕。因为那场战争摧毁了 所有的主要经济体,同时却增强了美国的经济实力, 这使得美国在战后初期几乎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半 。 渐渐地,随着其他经济体的复苏和增长,美国在 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异常份额恢复到了战前大约四分之 一的水平,这部分归功于美国政策的结果,这种状况 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然而这种“回归正常”即意味 着1945年至1970年时期美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份额的 下降,从而产生了美国衰落的认知。 如果以成为*大经济体的**来定义的话,美国 世纪大致与20世纪吻合,在20世纪中叶达到**,并 在其后十年左右结束,因为分析家们预计中国将超过 美国成为世界上*大的经济体。使用“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进行调整后,世界银行 的一个下属机构认为中国已经在**生产总值(GDP) 方面超过了美国。还有一种以中美货币的交换率来衡 量经济的预测表明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大的经 济体。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要看到美国世纪的结束呢 ? 不一定。权力是通过影响他人而得到想要结果的 能力,有三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强制手段(大棒) ,恩惠(胡萝卜),吸引或说服。大棒和胡萝卜都是硬 实力的形式,吸引和说服被称为软实力。这些方面的 实力都是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只以单一的经济 力量来定义美国世纪。 例如,当美国在19世纪末成为*大的经济体时, 它并没有被视为**力量平衡中的一个主要成员。直 到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把一部 分经济实力转化为*事资源以后,情况才有所改观。 此外,即使一个**拥有大国的资源,但它的资源转 换能力可能很差,正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证明的 那样,它是*大的经济体,却伴之以一项孤立政策。 所以,当中国在总的经济规模上超过美国时,如果我 们考虑经济、*事和软实力这三个维度,我们将不会 自然而然地见证美国世纪的结束。此外,我们将在下 面看到,**生产总值的规模只是经济实力的一个方 面。 不仅从实力资源,同时也从美国使用这些资源影 响**均势的方式来定义和确定美国世纪的时期将是 一种*为有效的方法。在19世纪时,美国人用他们的 经济实力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同时遵循乔治· 华盛顿的建议避免结盟,而门罗主义则将注意力主要 集中在西半球,所以美国过去在**均势中仅是一个 小角色。美国没有保持大规模的常备*,在19世纪80 年代美国的海*规模比智利海*还小。美国人并不回 避*事实力(与墨西哥和印第安土著部落的战争可以 证明),但孤立主义表达了美国对欧洲大国的态度。 在1**8年短暂的美西战争中,美国从衰落中的西班牙 手中夺取了其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殖民地,但那 个正式的**帝国主义时期是短暂的。当西奥多·罗 斯福建立起美国海*并涉足**外交时,美国的外交 政策仍主要关注西半球。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