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的教育:父母如何说如何做(汉竹)

言传身教的教育:父母如何说如何做(汉竹)
作者: 李春光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言传身教的教育:父母如何说如何做(汉竹)
ISBN: 9787571342029

作者简介

李春光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教师 学前理论教研室主任 李春光老师是北京市学前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成员,曾获得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李春光老师在早教领域深耕多年,对于孩子常出现的行为问题能够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让父母知道自己如何做,孩子才能更听得进、做得到,让父母不再为教育孩子而发愁。

内容简介

P7 当孩子情绪波动较大时,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安慰。父母可以拥抱、抚摸孩子,传达给他沉默而温暖的信号,帮助孩子冷静下来。 有时候,父母和孩子可能因为争吵、误会导致沟通变得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写纸条的方式进行交流。写字时,我们写在纸上的话语会更谨慎,而孩子在读纸条时,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果孩子太小,还不识字,父母还可以选择用画画、录音等方式进行沟通。用沟通和承担责任取代惩罚,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尊重他,他就很愿意接受父母的指导。孩子一天天在长大,懂的事越来越多,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所以父母就需要更有说服力的道理,而不是以权威姿态来压制和惩罚他。 养成积极沟通的习惯 父母在日常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方式,尽量做到语言文明、温柔和善——即使在被冒犯的情况下,也要做到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不失风度,为孩子做沟通的榜样;沟通受挫时不愤怒、不气馁,遇到矛盾能做到对事不对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次全家一起外出,每一次与亲朋好友团聚时,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沟通的意识,在成长中不断实践,掌握控制情绪、应对分歧的技巧。 父母说话之道 “宝贝,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些玩具,小朋友们也很喜欢这些玩具,想和你一起玩,你可以和他们一起玩吗?” 孩子的情绪需要出口 ? 无论是哪一种情绪都需要一个出口,我们高兴时希望与他人分享喜悦的心情,难过时希望他人理解我们的悲伤,孩子也是如此。除了面对面的交流,父母还可以通过孩子的画作、文字等多种方式实现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非每次沟通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父母适当让步,会更容易与孩子达成共识。 P15 开头的故事里,晶晶也是觉得摔碎了杯子会被批评才不愿意承认。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害怕惩罚而撒谎的例子。对于这类情况,父母应当让孩子明白撒谎不能解决问题,可以用别的方法解决问题。 父母要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需要鼓励孩子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弥补错误。父母要做出表率,不要觉得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有损形象,会失去做父母的权威,相反,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的父母为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也曾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 孩子说谎,父母要引导 父母不要迁就孩子说谎的行为,也不要逼迫他认错,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要说谎。当孩子讲述真实情况时,要对他坦诚的态度予以赞同和肯定,引导他自己意识到说谎不是正确的行为。 父母要指导孩子准确地表达真实的自我,并树立正确的观念。谎言有各种类型,有些是为了逃避责任,有些是为了谋求利益,需要父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父母说话之道 “宝贝,每个人都会不断地犯错误,要把犯错看作是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无能的表现。” 做真诚的父母 不从孩子口中套话 ?父母真诚与否,孩子能感觉出来。诓骗孩子吐露实情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 耐心听孩子说话 ?孩子的表达能力弱,时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父母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轻易评判孩子。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父母总是希望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却在孩子面前隐藏自己的脆弱,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P79 建立交换的规则。在进行玩具交换时,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规则,如双方同意、等价交换等。这可以避免因交换不均等而引发的矛盾,同时也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感受。 区分想要和需要 从孩子了解购物的概念起,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购物清单了。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在购物过程中,父母还可以教会孩子选购商品的方法,比如,教孩子比较价格、质量、出产地、配料成分等,引导孩子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父母可以在购物前和孩子一起制作购物清单,和孩子讨论哪些东西属于生活必需品,如果不买就难以生活或者生活非常不便利,哪些东西使用率较低。父母可以提前给出一个预算,和孩子一起思考: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哪些商品需要优先购买,哪些商品可以下个月再买,哪些商品不需要购买。在分辨“想要”和“需要”的区别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如何攒钱,如何按需对金钱进行分配,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金钱观。在想要的东西中,不同的东西,重要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孩子特别想要某些东西,那么可以让他说说必须购买的理由,并且可以全家人共同讨论,是不是同意买这件东西。一旦决定购买,那么孩子就需要在其他的东西上消减预算,从而逐渐学会把钱花在真正在意的东西上。 父母说话之道 “宝贝,爸爸妈妈明天想去商场购物,咱们来一起制作购物清单吧!” P29 亲子陪伴成长游戏 给扣子分类 适宜年龄:3~5 岁 用具准备: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扣子 练习方法:1. 家长先示范扣子的玩法:先从不同扣子中挑出一个做样板,再让孩子从一堆扣子中找出与样板一样的扣子进行配对。2. 接着宝宝自己创造玩法,可以将扣子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还可以练习排序、计数,按照孩子自己的规则、归类。 跳房子 适宜年龄:3~6 岁 用具准备:粉笔、石子 练习方法:1. 用粉笔画一些游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写上一个英语字母,如A、B、C 等,依次向后。2. 向方格内掷入小石子,按字母顺序跳入小方格,捡起小石子,再按照原路返回。3. 每跳过一个小方格,就把方格内的字母大声读出来。4. 方格内所有的字母都能读熟之后,再写上其他的字母或生字。 木头人 适宜年龄:3岁以上 用具准备:无 练习方法:1. 爸爸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喊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2. 口令完毕后,立刻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是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3. 如果有一人忍不住先发笑,或者说话,或者动,那么这个人就违反了游戏的规则。其他人就可以点播节目:唱儿歌、跳舞等。 P112 父母行为宜忌衔 儿童幼小衔接管教宜忌! 比起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适应学校环境! 学习知识不必“抢跑” 孩子的能力发展有早有晚,一时的领先和落后并不代表什么,父母不必过于焦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即使暂时落后,在后面的赛程中仍然有大把机会反超。合理借用儿童敏感期之势,顺应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自主学习,能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保存下体力和对学习的热情,才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顺利。 √培养学习习惯,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书、写日记,抄写喜欢的句子,锻炼手部肌肉,以便将来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可以进行游戏启蒙,多陪孩子做智力游戏,让孩子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为日后学习打好基础。 ×超前训练。学习知识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过早灌输知识会让孩子疲惫不堪,还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P116 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后,许多人忙于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父母难以做到主动学习,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认为学习是一项辛苦的任务。学习不只为了考试和升学,也是为了开阔眼界、解决人生困惑、提升工作效率。去做孩子的好榜样,和孩子一起学习吧。 再忙,也要腾出时间看书学习 工作、照顾家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身为父母,每天能留给自己的时间寥寥无几,即便偶有闲暇,心里也时常惦记着工作和孩子的事情,难以集中精力再做其他事情。但是,越是忙碌,就越需要积极暂停,调整身心。哪怕只是每天挤出10分钟的时间用来看书学习,只要做好规划,日积月累,也能获得不小的进步。 研究表明,约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完成学习的。从孩子理解语言以前,就已经开始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来进行学习了。模仿是人天生的本能,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样学。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行为表现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在管教孩子的同时,更要约束自己的行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父母做得好,孩子也会加深对父母的崇敬,希望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更积极地向父母学习;父母做得不好,孩子则会对父母产生不满,从而寻找其他的模仿对象,更容易陷入困惑中。 本书针对孩子易出现的坏习惯、情绪管理难题、自立能力缺失、学习能力低下等问题,围绕言传身教的思想,为家长提供指导方案和解决策略。同时,还为家长提供自我反思、自我改变的建议,帮助家长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本书还给出丰富的亲子陪伴成长游戏,运用游戏的力量促进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