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经典版上下原书第6版)

证券分析(经典版上下原书第6版)
作者: (美)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译者:巴曙松//陈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169.9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证券分析(经典版上下原书第6版)
ISBN: 9787300263618

作者简介

本杰明·格雷厄姆 ? 被誉为 “现代证券分析之父”“华尔街教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其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生物学界的达尔文。 ? 作为一代宗师,其投资哲学为“股神”巴菲特、“市盈率鼻祖”约翰?内夫、“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等一大批顶级投资大师所推崇,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资产规模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他的信徒。 ? 他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时的研究生导师,而且被巴菲特膜拜为 “精神导师”,巴菲特称自己投资理论的“85%来自格雷厄姆”。巴菲特甚至给自己的儿子取名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以纪念恩师。

内容简介

第1章 证券分析的范围与局限以及内在价值的 概念 分析,是指根据已确立的原则和合理的逻辑对 可获得的事实进行仔细研究,并试图从中得出结论 。这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一部分。但是将分析应用于 证券领域时,我们遇到了严重的障碍,因为投资在 本质上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其实,法律和医学 同样不是精确的科学,因为在这些领域中,个人技 艺和机会都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法律 和医学两个领域中,专业分析不仅有用,而且不可 或缺。因此,在投资甚至投机领域应该也是如此。 在过去三十年里,华尔街证券分析的声誉经历 了辉煌的崛起,也经历了耻辱的衰落——这段兴衰 史与股价变化相关但并不同步。在1927年以前很长 一段时间里,证券分析一直不断地向前发展,财务 报告和统计数据分析得到了各方人士越来越多的重 视。但是在始于1927年的“新时代”里,人们彻底 放弃了分析方法。表面上看,事实和数字仍然受到 重视,但实则却被一种伪分析所操纵,用以解释这 一时期的假象。对头脑清醒的分析师来说,1929年 10月的市场崩溃是意料之中的。然而这次股灾牵连 的范围,以及对既有盈利能力的破坏程度,却超出 了他们的想象。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严谨的证券 分析惨遭双重抹黑: 第一,市场崩溃之前,证券市值持续虚高,一 “券”千金; 第二,市场崩溃之后,证券实际价值暴跌,一 文不值。 1927—1933年的市场是如此非同寻常,以至于 这段经验不大可能提供一个有效的标准来评判证券 分析的效用。直到1933年以后,不同的评判观点才 有了生存空间。我们相信,在债券和优先股领域, 那些选择投资标的的合理原则已被证明较为有效, 而在普通股领域,市场往往偏向于驳斥保守的观点 ,但反过来,许多分析时看似廉价的股票却表现得 令人失望。另一方面,分析方法让人们有充分的理 由相信,有代表性的股票的价格在1937年年初太高 ,一年后则太低。 证券分析的三大功能 证券分析的功能可以用三个标题来概括:描述 功能、选择功能和评判功能。 ·描述功能· 顾名思义,描述功能意指汇集某一证券有关的 重要事实,并以连贯的、易于理解的方式把这些重 要事实列举出来。对于市场上各种有价证券而言, 手册、标准统计局(StandardStatistics)以及惠 誉国际(Fitch)等已经充分地利用了这种功能。深 入的描述性分析旨在揭示证券的优劣,将其特征与 其他同类证券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到其未来表现 的因素进行评估。这种分析几乎适用于每一家公司 ? 《证券分析》第6版是巴菲特唯一亲笔作序推荐图书。 ?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专文推荐,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董事长邱国鹭,第一财经前首席执行官周健工,畅销书《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作者唐朝全新导读。 ? 巴曙松教授带领业内专业人士,历时一年半潜心打造的最专业、最权威的中文译本。 ?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黄红元,国泰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金旭,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等国内金融领袖鼎力推荐,耶鲁首席投资官大卫·斯文森,摩根大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捐献基金领袖杰克·迈耶等数十位华尔街大鳄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