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影响孩子一生的情商故事
ISBN: 9787122326546
卢毓选拔人才 卢毓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到朝廷的器重, 升为侍中、中书郎。他负责处理选拔人才的各项事 务。 **,他和魏明帝一起谈论选拔人才的事情。 魏明帝说:“选举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意思是说:选拔人才的时候,不要选那些名声 大的,名声算什么呢?只不过是在地上画的一张饼 而已,除了好看,一点实际的用途都没有啊! 卢毓回答:“陛下说得很对!现在全靠名誉提 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光靠名声, 不能衡量出一个人是否真的有才华和能力。真正***的人才,必须通过一层层的严格考核。只有这样 选拔出来的人才,才会为**做出贡献。”魏明帝 听后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卢毓在选举人才的时候谨记魏明帝 的教诲,只挑选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对那些徒 有虚名的人则一律不任用。而且他挑选人才时*加 看重道德品行,其次才考虑才智。他觉得有才能是 为了做好事,但如果有才能还是不能做好事,那么 有才能和没才能也没什么两样。因此,卢毓举荐了 很多既有才能又品行良好的人,这些人为**做出 了贡献。 唐太宗的“镜子” 魏征是唐代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出 身贫寒,曾参加起义*,反抗隋朝暴政。后来他投 靠了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他归顺唐太宗李 世民,官至当朝谏议大夫。魏征学识渊博,又敢于 直言进谏,在朝廷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就连唐太宗 李世民也很尊重他。 魏征当官时,为唐太宗提出了两百多条建议, 都极具价值,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他 曾对唐太宗说:“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 可覆舟。”后人也因此把他称为“一代贤相”。 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作为一个皇帝怎样才不 会犯错误。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圣明 的君主不堵塞言路,也就不会犯错误了。”魏征还 给唐太宗列举史实,说明偏听偏信奸臣小人的话会 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多听一些贤臣的意见往往能避 免灾祸的发生。唐太宗听罢,连声称好。 后来,魏征去世时,唐太宗哭着说:“以铜为 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 镜,可以知兴亡。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好 镜子。” 扁鹊和蔡桓公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扁鹊的名医,他医术高超 ,远近闻名。 **,扁鹊进宫拜见蔡桓公。他端详了蔡桓公 的气色半天,对蔡桓公说:“大王,您生病了,现 在病在皮肤里,如果不治恐怕会*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