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法官思维(知识产权司法实务与案例解析)

读懂法官思维(知识产权司法实务与案例解析)
作者: 陈志兴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读懂法官思维(知识产权司法实务与案例解析)
ISBN: 9787521601305

作者简介

陈志兴,于2010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律硕士学位,随后进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工作,并先后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八年。陈志兴参与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00余件,典型案件如西电捷通诉索尼WAPI标准必要专利案,基因技术公司诉专利复审委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及高通公司诉魅族公司垄断纠纷案等。陈志兴在《知识产权》、《中国知识产权》杂志等期刊发表各类知识产权文章100余篇,代表文章有《专利侵权高额赔偿典型案例解读》、《确定赔偿数额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参与《知识产权法院论丛(第二辑)》《从专利诉讼看专利预警》等专业书籍的撰写。作为执笔人之一,参与2016年最高法院《关于<专利法> 第四次修改中的重大问题的调研》等重大课题。

内容简介

当时只道是寻常 回到二十多年前,当我还在放牛撒欢的时候,很难想到在未来的某个时空,蓝天白云和新鲜的空气会变得如此宝贵。然而,当雾霾肆虐过后,看到凌晨两点钟窗外皎洁的月光和湛亮的星空时,却又不敢相信雾霾治理的效果是如此的立竿见影。 不得不感叹,这人世间的一切,即使是自然界的空气,都变幻莫测,让人捉摸不透。 大多数情况下,我不太喜欢回忆过去,因为动情容易伤身。 记得有一年元旦放假,大概是正式推行裁判文书上网的那一年,上级要求1月1日就必须要有裁判文书出现在互联网上。头天晚上刚吃过饭就接到电话,说让立即去单位,协助“搞几个裁判文书上网”,给的理由好像是我住的近。当然,我挂完电话就去了。还有另外两年的春节放假,各种原因恰好我没回老家过年,也是二话没说就主动承担起春节值班的任务。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都是很自然地发生着,比如主动加班结案等。 但是,在某个时间点,事情在起变化。 大概是半年前,偶然的机会参加一个饭局。我其实是基本上不在外吃饭的,一来大家不太熟的话不知道聊些啥,二来也是想每天都尽可能在家吃饭,陪陪孩子和家人。 果然,当晚各位基本上都不认识,但是好在都是做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具有天然的亲近感,而且也都是同龄人,整体氛围还是挺不错的。 过去这么长时间,大家聊些了啥也都记不太清。但有一个细节却永远也忘不掉。 其中一位问另外一位,大意是:“现在让你回去,一年审100个专利,你做得下来么?” 另外一位非常肯定地回答:“绝对做不到。” 当天晚上回家后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那个人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年审100个专利呢? 或许是见到了别样的风景吧! 很多人喜欢把工作比作恋爱。 我也觉得这个比喻特别生动,也很恰当。比如说,恋爱都讲自由、平等,一旦确立恋爱关系后,又需要有责任与担当,这和工作大概是想通的。 但是,恋爱中,一旦有一方要求另一方“跪着恋爱”,这种爱情显然是变态的,不能持久。 工作大体也一样,如果团队中的成员不能感受到基本的尊重,反而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个笑话,则这种团队关系(或者说雇佣关系、劳务关系)必然难以为继。 不过,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对这种不太正常的恋爱关系和组织关系,要想主动站出来打破它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的,往往要经过反复的斗争。当然,有时也需要一个契机。 但是,不管怎样,“你的过去就是你的背景”,无论你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是绝对无法和自己的过去相切割的。而且,以否定昨天的方式去肯定今天是很愚蠢的做法。 所以,即使“恋爱不再”,或许仍然可以默默祝福。 或许也只有这样,若干年以后,当我们再次回首过往的点点滴滴,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当然,真到那个时候,也只能是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 法官是如何审判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案件的?本书将一一为你讲解。 精析典型案例 详解审判程序 总结办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