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孟德尔妖
ISBN: 9787220116926
马克?里德利,任职于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现为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和牛津大学李乃科尔、奥里尔和新学院研究员。
**章? 专注简单 10 亿年 放大了世界的荷兰人 生命,正如我们(或至少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是“大”且复杂的。人类如此,那些生活在农场、花园和屋舍周围的生命也是如此。这些我们熟悉的生命形式,和人类在个头与复杂度上是大体相似的。它们中的一些,也许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只要仔细研究,就能发现复杂的一面。比如,一只小小的蝴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身体内部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我们人类。蝴蝶的行为没有人类行为这么复杂,但如果把蝴蝶的成长过程和人类的进行比较,后者就显得单调乏味多了。蝴蝶是经过变态 a 发育的毛毛虫。毛毛虫长得*像蠕虫,和扑腾着翅膀的蝴蝶成虫相去甚远。与此对应的是,一个成年人*像是一个放大版的婴儿。因此我们可以说,和所有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生命形式一样,蝴蝶是十分复杂的。 我们对生命的复杂性已经如此熟悉,从而很容易把这认为是理所当然。人类从开始问问题的那**起,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有生命存在?直到*近,我们才开始提出另一个疑问:在有生命存在的前提下,为什么生命要往复杂的方向进化呢?本章我将用四个理由说明,人们不应将生命的复杂性视为必然。综合来看,相比讨论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复杂性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核心,而不是仅仅讨论生命的存在。 不能把复杂性视为必然的**个理由是,那些我们肉眼可见的生命只是所有生命形式的一部分。事实上,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是十分微小的,比我们用肉眼能够看到的*简单的生命还要小得多。科学家们将这些微小生命体的发现(也许是人类*重要的知识发现之一)主要归功于显微镜的发明。 17世纪末的光学显微镜远没有现在这么容易操作,只有具备一定光学知识并掌握特殊镜片打磨技术的人才能很好地使用它,比如荷兰人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发生在1674年。这一年,列文虎克考察了一个名叫贝克尔斯?米尔的内陆湖。此湖距离他在代尔夫特的住所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列文虎克在记录中写道: 我取了一些水样放在小瓶子里。第二天,当我观察这些水样的时候,我发现其中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土壤颗粒……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微小的生物。它们有的是圆形的;有的大一些,呈椭圆形。后来,我观察到这些生物的头部附近长有两条“腿”,身体的*末端还长着两片小小的“鳍”。另外一些微生物比椭圆*扁一些,移动得很慢,而且数量很少。这些生物颜色各异:有的白而透明,有的长着闪绿光的“鳞片”;另一些是中间绿而两头白,还有的则是白灰色。它们大部分在水中移动迅速,轨迹也有不同:上升,下降,或者兜圈子。观察它们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列文虎克所观察记载的这些微生物,也许就是**博物学家们所说的轮虫(Rotifers)、纤毛虫(Ciliates)和眼虫(Euglena)。在那之后的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列文虎克打开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门:水中遍布的微生物、**里蠕动的精子、血液里的血细胞……发现了“新大陆”的观察者们自然十分兴奋,蒲伯和斯威夫特用诗歌迎接这个新世界,艾迪生则用散文向它致意。一些神学的观念必然要做出调整,但新的宗教信仰体系依然得以建立。正如艾迪生所推论的那样,人们因此*为确信,天使、上帝等神灵存在于**我们感官范围的上层世界中;现在列文虎克为我们揭示的,正是比人类*低层级的、先前无法被察觉的世界。詹姆斯?汤姆森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是有点“精神洁癖” — 他对由天堂构成的这样一种层级世界心存感激,因为正是这样的世界,让我们得以对这些令人不悦的微生物做到“眼不见为净”。 若这被现实包裹的世界浮现在他面前,无论是珍馐玉盘,还是仙露琼浆,对他而言都已索然无味。 ◎ 基因进化科普的经典力作,从基因角度回溯惊心动魄生命演化历程,预言匪夷所思的未来图景。 ◎生命为何越来越复杂,人体的复杂性是否已经达到**,未来我们将会是何种面貌? ◎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理性乐观派》作者马特?里德利 重磅推荐。 ◎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知生命,认识自己,提高对万物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