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丛 第3辑·第1卷(总第5卷)

大学语文论丛  第3辑·第1卷(总第5卷)
作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大学语文论丛 第3辑·第1卷(总第5卷)
ISBN: 9787577207667

作者简介

杨建波,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曾任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专著《大学语文教学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大学语文教学论的著作。《给大学语文教师的建议》是第一部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大语著作。专著《道教文学史论稿》及《黄鹤楼晴川阁诗词赏析》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收藏。主编数部《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用书,其中与尚永亮教授合编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与谭帆教授共同主编4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论坛》。主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研究》论文集。主编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春在路上——首届全国大学生征文赛获奖作品选》。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80篇。多次获得省市科研与教学奖。

内容简介

至于发展空间问题,是每一学科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于大学语文尤为迫切。回首历史,早在大学语文课程恢复之初,匡亚明、徐中玉等前辈学者便以不同形式振臂高呼,为其学科筹划、教材编纂、研究会组建导夫先路;此后数十年中,更有谭帆、杨建波等大批学者躬践其事,备历辛劳;时至2019年,又有全国政协委员王灿龙就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及其现实境遇提交提案,直抒己见。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大学语文教师的地位是不高的,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审等方面都受到若干不公平的对待。大学语文课程也频频受到来自应用写作、通识教育之类课程的冲击,课时减少,教学人员流失,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这里有各种因素在起作用,但根本原因在于教育高层的政策导向。面对此一局面,求生存,谋发展,既向外用力,通过多方宣传、呼吁以争取话语空间和应有地位,又向内用力,夯实课程基础,深化学术内涵,提升自我水准,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大概正是有鉴于此,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和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于2016年联合创办了《大学语文论坛》辑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连续出版四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现由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合作,以系列丛书的形式,每年推出两辑《大学语文论丛》,内设“课程与教学”“教材与教法”“教师与学生”“学科探源”“学术集萃”“文艺争鸣”“佳作咀华”“微型论坛”等板块。这是继《大学语文论坛》之后大学语文界的又一盛事,它既是为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增添活力的平台,又是向外展示大学语文实力的窗口,更是争取大学语文发展空间的得力举措,而从根底处说,其中流露的乃是以杨建波会长为代表的一批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艰难环境中不懈努力、自强不息的生命激情、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此,我深表敬意,并预祝《大学语文论丛》继往开来,彰明学术,在风雨兼程中成为可供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游弋栖息的精神家园。 本选题打造的是全国唯一的大学语文专业丛书。以发展母语教育、弘扬母语文化为宗旨。大学语文是高校唯一一门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传授母语文化的课程。它凭借以汉语为载体的文学经典与文化经典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汉语阅读、说话、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以艺术的眼光品味欣赏汉语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文化的层面解读汉语的能力。语言是大学语文的本质特点。本选题力求在抓住语言这个本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大学语文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构建符合汉语特点的中国大学语文教育体系。大学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鉴于它强烈的综合性,本选题倡导建立以大学语文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程群。文学、语言、美学、历史、哲学、教育等各人文学科都在本选题应有的范围之内,它们应成为支撑大学语文核心课程的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