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4.30
折扣购买: 烽火白棉花(1944克俭)/中国孩子
ISBN: 9787506390705
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创作室主任。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新乱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样透明》、《派克式左轮》、《没有名字的身体》、《所有的》,中短篇作品集《在水边》、《这一瞬间如此辉煌》、《请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间》、《危险游戏》、《忧伤的五月》、《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散文随笔集《窗口风景》、《生命激荡的印痕》、《玻璃后面的花朵》及《黄蓓佳文集》四卷等等。 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我是升旗手》、《我飞了》、《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遥远的风铃》,中短篇小说集《小船,小船》、《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芦花飘飞的时候》及《中国童话》等。作品曾获全国**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儿童文学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及部省级文学奖数十种。根据这些作品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戏剧获得**电视节“金匣子”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等。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法文、德文、俄文、*文、韩文出版。
1944年,农历还在七月尾上,克俭跟着娘在屋后 的菜园子里压南瓜藤。 听房东薛先生说,这块地从前是他们薛家祠堂的 马棚,族里的公产,祠堂主事专门雇着人养马,*多 时养过七八匹,马棚前走一趟,老远就能闻到马臊味 。这些马在冬闲时节拉到海边盐场贩私盐,赚了钱用 作祠堂祭祖的开销。后来盐税管得紧了,衙门里抓到 一个贩盐的就打死一个,薛姓人再不敢顶风作案,马 卖了,马棚也拆了。养过马的这块地,地气自然是肥 厚,种什么都是见风长,这不,立秋刚过,地里的南 瓜已经结出拳头大的瓜纽儿,嫩生生的,绿莹莹的, 头上的那朵金黄色的花,要谢不谢,半开半闭,像婴 儿满月时戴的一顶花边帽。 娘说,瓜纽儿结得多,就要压藤,打花,掐纽儿 ,一根藤上至多留两个,这样结出来的瓜,个儿大, 也面实,能顶饱。要是由着它们长,长到*后满地都 是青疙瘩,小得不成样子不说,一煮一锅水,不好吃 。 娘在地里种南瓜,还是听了驻扎在此地的保安旅 沈沉旅长的劝。有一年娘在地里撒菜种,沈沉带人骑 着马从地头过,看见娘把种子撒得东一簇西一簇,笨 手笨脚不像个种地的人,起了疑,下马盘问,才知道 娘本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带着孩子从城里逃难过来, 临时落脚在此地。沈沉拿脚尖踏踏地里的土坷垃,好 心劝娘说,地里的土都没耙碎,也别种菜了,种几窝 南瓜吧,那东西好莳弄,长出瓜来既能当饭又能当菜 。沈沉说,战争打到**,还不知道往下是什么形势 ,粮食只会越来越紧张,到断顿的时候,能有几个南 瓜吃,就是大福气。 从那时,娘听沈沉旅长的话,年年都在屋后种南 瓜。娘总是等南瓜长到锅盖那么大,长到金黄的瓜皮 上罩一层粉白的霜,才招呼克俭几个孩子帮忙摘瓜, 帮忙抬到通风的柴棚里,一个个地摞着,从秋天吃到 冬天,吃到青黄不接的春天。 算起来,从1938年*本人打到青阳城,娘带着绮 玉、思玉和克俭下乡逃难,已经有了六个年头。逃难 的时候克俭才两岁,是被抱在娘的怀里的,如今他八 岁,站着齐到娘的肩头高。他的大姐绮玉,下乡那年 是小学生。去年离家参加了新四*。娘猜绮玉是共产 *,否则,她要抗*,就近入沈沉的保安旅就行了, 何必舍近求远去入新四*呢? 这样的想法,娘不敢对外人说。娘也嘱咐思玉和 克俭不能说出去。保安旅和新四*,说起来都是抗* 打鬼子的,可是两支队伍时不时也会有摩擦,你打我 一下子,我捅你一下子,总没个心平气和坐着谈事情 的时候。再有,十里外的石庄镇上驻扎有*本兵,* 本兵周围还有为虎作伥的“皇协*”。方圆几十里的 地盘上,***、***、*伪*,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大眼小眼虎视眈眈,大仗小仗一触即发,娘带 着小女儿思玉和儿子克俭在三种势力的夹缝里过*子 ,自然要小心翼翼求平安。娘对人解释长女绮玉离家 的事情,编了个谎,说是投奔了通州舅舅家,念高中 去了。至于听者信不信,娘不管。这年头,彼此都是 心照不宣吧。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