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与美国梦(精)

人文学科与美国梦(精)
作者: (美)杰弗雷·盖尔特·哈派姆|译者:生安锋//沈矗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1.40
折扣购买: 人文学科与美国梦(精)
ISBN: 978752014502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如果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很短的故事讲述人文学科的发展 历程,故事大概会是这样的:最初,我们有所谓的语文 学(philology),它是一个大叙述,后来逐渐分成科 学和人文学科。语文学的着眼点在语言学形式的源起、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种族和人类的发生与演变。最初 它关注的是古典文学,并繁荣了一个多世纪。随着宗教 对课程设置影响的逐渐淡化,语文学让欧洲与美国许多 大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有了根基。然而,20世纪初期开始 ,语文的教学及科学基础受到了质疑。作为研究文学的 一种方式,语文学在许多另辟蹊径的批评家面前逐渐败 下阵来;作为一种科学,语文学也无法与快速发展的自 然科学媲美,虽然自然科学曾一度以语文学为发展的榜 样。最终,在后宗教时代肩负着探索人类起源的语文学 在美国扎根了,它扎根于人文学科的概念之上。和语文 学一样,人文学科也强调文化与遗产。到20世纪中期, 人文学科与个人满足、创造力、自由等理念深深联系在 一起,此时的人文学科已成为博雅教育的核心所在,成 为通识教育的中心,它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共同的文化, 并以学术语言表达着美国189的民族个性:好学、开放 、对恐惧和需求无所畏惧,并以一种尽可能客观的姿态 探索人类生存状态的无限机会与可能性。对于人文学科 的支持——无论是公共的还是民间的——都被看成一种 带着启蒙特征的爱国主义形式。二战以后高等教育发展 迅速,人文学科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它自信 沉着,受人尊崇与景仰。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人文学科似乎失去了存在的理 由。此外,与其他学科一样,人文学科也被职业化了, 被隔绝了,永远只指向自我,关乎自身,寻求自我的正 当化与合法化。人文学科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被削弱, 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身处孤立的境地。曾经被用来应 对各种危机的人文学科,此时自身陷入了危机。随着高 等教育变得越来越职业化,越来越实用、功利,偏向科 学与研究,大学中的职业学科以及各类科学不仅吸引了 更多的注意,也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地位。 如果想让这个简短的故事有所转折,那么人文学者们需 要寻求方法激活他们所从事的学科与个人自由和自我实 现之间的关系。他们需要证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都有理由来支持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而不应该用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那一套逻辑来重新建构人文学科,使之 合理化。此外,他们还需要接受自身领域的理想性,甚 或是空想性,即与现实不那么契合的地方。他们有义务 让公众明白,人文学科产生于美国,它体现了美国的希 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如果我们忽视、贬低人文学科 ,将其边缘化,那么最终的代价便会失去这些我们赖以 生存与发展的希冀。当然,我们的传统民族自我认识中 有些东西即便丢失,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我们甚至可 以说我们传统中的有些东西应该被丢弃。但通过教育使 民众实现自我这样的希冀是绝不能丢弃的,否则就会对 美国的自我认知构成严重威胁。我们也需要严肃对待美 国认知中慈善与博爱的主题:作为一个全球化程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