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从零开始带团队(有效提问的53个策略)
ISBN: 9787509388372
提高下属行动力——让下属自己思考目标 晨会时,T经理讲得嘴都干了,可是坐在下面的 下属却没几个用心听的。有的昏昏欲睡,有的不停摆 弄自己的手机,有的拿着笔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涂鸦 ……就好像出席晨会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例行公事, 可有可无。 T经理故意将文件往桌子上重重地放了一下。“ 注意听我说!”一下子,所有下属都坐正了身子。但 很快,下属们又故态复萌。 面对这种下属缺乏工作意愿的情况,领导应该怎 么办呢?反复强调要下属认真、专心工作?又或者责 问下属为什么不好好工作?显然,T经理的经历已经 很能说明问题了——效果甚微。与之相对的是,提问 ,通常会非常有效——问下属“我们要取得怎样的结 果呢”。 这个问题能够提醒下属工作的目标,从而让下属 的行动更有指向性、目的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要知道,即使是采取同样的行动,是否具有明确 的目标,也会让下属的士气以及工作意愿大不相同。 在会议上或是下属要开始某项工作时,问一问下属“ 我们要取得的理想结果是怎样的呢”,不仅能够提升 士气,而且能明显提升下属的行动品质。 相反地,领导若不进行这样的询问,下属的工作 目标暧昧不明,则会有“被迫听命行事”的感觉,这 非常不利于下属的工作表现。 就像上例中的T经理,如果能够在晨会上问下属 “今天,开晨会是为了什么呢”,那么下属的表现就 会发生改变。 T经理:“今天,开晨会是为了什么呢?” 下属:“确定今天的工作内容。” T经理:“那么,大家都知道自己今天要做些什 么,取得怎样的成果吗?” 下属:“知道的。今天要××。” T经理:“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 …… 询问开晨会要达到的目标,让下属自己思考后明 确目标,便能在彼此间达成共识,使得下属的工作表 现更加符合领导的预期。 人是一种“目标性动物”,总是在心中描绘出自 己认为理想的情况,并为之而努力。正是因为这样, 一个简简单单询问下属工作目的的问题就能让下属的 想法产生变化——心中“被迫听命行事”的感觉减弱 了,而“想要实现理想目标”的工作心态增强了。 因此,当发现下属缺乏工作意愿时,领导一定不 要忘记通过发问——问下属类似“我们要取得的理想 结果是怎样的呢”,来改变下属的工作表现。比如, 会议开始但下属缺乏工作意愿时询问“今天开会的目 的是什么呢”;安排工作时询问“今天工作结束时, 获得怎样的成果才是最棒的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