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游奇绝(南疆那些年)

兹游奇绝(南疆那些年)
作者: 林辉婵
出版社: 羊城晚报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兹游奇绝(南疆那些年)
ISBN: 978755430698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海南儋州兹游三载有余。那是公 元1100年的古代传奇。终有落叶归根时,他获赦返回大陆 。感叹之际,他写下了流传后人的著名诗篇《六月二十日 夜渡海》。 然而,时间流逝至公元1969年夏日,在古人称之为南 荒的地方,有着那么一块宽阔无比的热土。在那片热土上 有着几十亩番薯地。一排排番薯垄子犹如士兵整齐列队, 番薯茎藤拴着一片片三角叶片如同强劲伸出的绿掌子,伴 着热腾腾的夏日气浪随意飘飘摆摆,时不时发出“吱吱吱 ”的声响。当真不是器乐胜似乐…… 在这片碧波荡漾的番薯地南面,背靠着海拔三百米的 南庙岭,一年四季长林茂草。山巅之处,两棵迎风大树, 远看似夫妻并肩,恩爱昂首,让人思绪联翩。近看是两棵 挺拔的海南五针松,树宽针长好乘凉。山不在高,有形就 引人感叹。林不在茂密,有人回眸就耐人欣赏。 山脚下有一处窄小的番薯地人口,旁边坚实地竖立着 一块方形木板,上面用红漆写着:“兵团番薯地,小心山 猪炮!” 离这块醒目的木板不远的几排番薯垄子,间隔地插着 五六根扎着红飘带的小木桩,显然是特殊标记。 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他头上戴着一顶无帽徽 的绿色军帽,身穿一件蓝色背心,手持一把长杆镰刀,脚 上穿着一双不露趾头的黑色凉鞋,蹦蹦跳跳地跨过一道道 的番薯垄子。只见他亮着嗓门尽情高唱:“到农村去,到 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歌声充满着朝气,热血沸腾,让人听了那么荡气回肠 。这小伙子叫张明明。几个月前,他从广州太古仓码头坐 红卫轮渡海而来。他个头不高,因长着个大脑袋又剃了个 光头,知青们都叫他“大头明”。在连队知青队伍中年龄 最小,连长见他稚气未脱干不了农活,安排他看守番薯地 。 猛然间,他似噎住了歌喉,随即恐慌地大声叫喊起来 :“喂!喂!你们别往那边靠呀!小心呀!有山猪炮!有 山猪炮……”他边喊边跑过去。原来,在不远处有人蹲在 番薯垄沟里用手中的竹签子快速地刨挖还未到收成时间的 番薯。 他的喊声惊动了挖薯的人。一个十余岁模样的小姑娘 见有人叫喊,挑起两篓箕番薯一溜烟往山里跑了。另一个 却不动声色,仍在地里继续刨着。张明明上前一看,竟然 是上了年纪的老大娘。眼见老大娘就要触及扎着红飘带的 木桩子,猝不及防的爆炸就要发生。他顿时慌了手脚,用 尽全力把大娘猛拽过来,随手抓起老人的扁担狠狠地扔去 一旁,接着大声呵斥:“老太婆呀!那里很危险,地下埋 着山猪炮!山猪炮!” 大娘没吭声,嘴里嚼着槟榔,脸上还带着微笑。 他更为气急,跺起脚来:“你想死也不要让我看见, 别死在我面前!你炸飞了也害我嘛……”一阵抱怨,又见 老人瘦骨嶙峋,一身补丁贴补丁的黑色衣裳渗出了一圈圈 白色的盐印,谅她又渴又累,起了同情心,不再骂了。 老人见他息静,扯了扯一尺多宽的黑色大裤管,一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