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情

中国人的性情
作者: (美)阿瑟·史密斯|译者:晓敏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8.00
折扣购买: 中国人的性情
ISBN: 9787509341650

作者简介

阿瑟·史密斯(Arthur H.Smith,1845-1932),27岁来华,先后居住于天津、山东等地,同时兼任《字林西报》通讯员。在华生活五十四年,对中国人,尤其是下层人民,非常熟悉。著有多种关于中国的书籍,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人的德行》。

内容简介

初看起来,把“面子”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性格”,实在是荒谬透顶。 但 是在中国,面子这个词不是单指人的脸部,而是一个语义很多的群体复合名 词。它的内涵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描述,或许比我们所能够理解的含义还要复 杂得多。 为了理解面子的基本含义,哪怕是不甚完整的理解,我们也必须考虑这 样的事实,即中国作为一个种族,它有着一种强烈的戏剧表演的本能。戏剧 几乎是其唯一的全民娱乐的方式。中国人对戏剧的热衷,就像英国人对体育 的喜爱、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一样。只要有轻微的触动,任何一个中国人 都会把自己当作是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他们把自己置身场景之中,做出很多 戏剧化的举动,就比如说躬身行礼、双膝下跪、俯地不起、以头叩拜等。对 西方人来说,看到这种做法,即使他们不认为是荒唐的,也会以为是多余的 。 中国人是依照戏剧方式来进行思考的。每当他需要为自己辩护的时候, 即使 他是面对两三个人讲话,也像是对着很多的人。他会大声地说:“我对你说 ,对 你,还有你,你们都在这里。”如果他的麻烦得以化解了,他可以自称很体 面地 “走下了台”;如果这些麻烦没有被化解,他就会发现自己无法“下台”。 很明显, 所有这些事情,都与实际情况毫无干系。问题从来不在于事实,而只在于形 式。 如果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说出了一些漂亮的话语,那就完全是演 戏了。我们是不必去大幕后面看真相的,那样的话将会毁掉世界上所有的戏 剧。在复杂的生活中适当地去进行戏剧化表演,就会很有面子。如果不这样 做,或者忽略这样的举动,或者阻挠这样的表演,就会很“丢面子”。如果 正 确理解面子所包含的意思,会发现面子就是一把钥匙,它可以打开藏有中国 人许多重要品性的密码箱。 必须要补充的是,运用面子及其获得面子的种种方法和其中的学问,西 方人往往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西方人总是会忘记这些戏剧化的因素,误入 无足轻重的事实领域之中。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人的“面子”,很像南洋 岛 民的“塔布”(taboo,即禁忌),是一种不可否定的潜在力量,是不可捉 摸 也不讲规则的,只按照人们的感受来废除和替换。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西 方人必须认同这样的事实,即他们从来都不能对同一件事情抱有同样的 看法。 在调解每个村子里那些永无休止的小争吵时,“和事佬”必须要仔细考 虑 面子的平衡问题,就像是欧洲的政客们对权力平衡的斟酌一样。这样做的目 的不是为了做到客观公正,尽管理论上说要求公平正义,但对一个东方人来 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调解完全只是要照顾到当事各方的面子。同样 的原则,也常常被用于法律裁决,绝大部分的诉讼结果都是以不分胜负而结 束的。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