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华侨华人史话(精)

泰国华侨华人史话(精)
作者: 叶曙明|总主编:龙登高//张应龙//张秀明
出版社: 广东教育
原售价: 116.00
折扣价: 76.60
折扣购买: 泰国华侨华人史话(精)
ISBN: 978755481637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忽必烈**重视与素可泰王朝的关系,在元至元十九 年(1282)曾主动派人与素可泰联络。可惜当时元朝与占 城的战争仍未结束,航路不靖,使节的船未能到达素可泰 。十年后,素可泰也派人到元朝,但也止步于广州,未能 进京“面圣”。 当时泉州港和诏安梅岭港都是元*远征南洋的*港, 被招募为远征*的漳州、泉州二府及广东潮州府籍人甚众 ,多数充当水手。后来有许多士兵流落爪哇、安南(今越 南)、缅甸、暹罗等地,与土著杂居,成为华侨。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春,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奉 元世祖忽必烈之命,率领13艘四桅大帆船,护送蒙古公主 阔阔真从泉州出洋,远嫁波斯国为王后。他在泉州港看到 数百艘中外商船,码头上货物山积,景德镇瓷器、处州瓷 器、苏杭五色缎、建阳锦、建宁锦、海南布等,每天从江 苏、浙江、汀西、闽北各地,源源运来,场面壮观,令人 叹为观止。海上丝路的繁盛,由此可见一斑。 元至元三十年(1293),忽必烈第二次派人去素可泰 ,使节出发没多久,忽必烈就在汗八里(元大都)驾崩了 。新皇帝铁穆耳承先帝之志,一登基就继续派人去素可泰 ,诏谕素可泰王朝三世王南甘杏(亦有译作兰甘杏,或拉 玛甘亨)来朝。这一回,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联系上 了素可泰王朝。元大德三年(1299),南甘杏王派太子卢 泰到元大都朝贡。他沿途看见中国南北各地的农业生产, 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耕作工具,都较为**,不禁动了 学习之心,回国后大力鼓励华人移居素可泰,传播农耕技 术。 南甘杏王**喜爱中国瓷器,曾聘请了几百名中国的 烧瓷工人,到素可泰、彭世洛、北榄坡等地设窑烧瓷。据 一些历史学家的推测,后来中国瓷工发现在素可泰北面约 80千米的宋加洛瓷土,质量甚优,便奏准南甘杏王,把瓷 窑移到宋加洛,烧出了类似浙江龙泉窑的青花瓷和仿宋瓷 ;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宋加洛”这个词本源自宋瓷的译 音。 宋加洛瓷以高超的工艺与精美的纹饰,惊艳四方。在 柔和的光线照射下,宋加洛瓷恍如罩上了一层晶莹透亮的 奇彩,让人联想起湛蓝的海涛。宋加洛瓷流传到马来半岛 、印度和**诸岛后,大*欢迎。**有部分宋加洛瓷, 还收藏在泰国皇家博物馆内,被奉为国宝。而当年那批烧 瓷工人,都在当地成家立业,成为**出现在元代史籍记 载中成批移居泰国的华人。 华人在暹罗主要从事以下几种职业:一是经商,二是 烧瓷,三是泥水(建筑),四是造船,五是水手。据历史 学家考证,在素可泰王朝时期,已有中国的造纸工匠到了 暹罗,传授造纸工艺。在素可泰王朝遗址考古时,考古学 家发现其建筑构件有砂石浇灌的痕迹,与中国古代用糯米 混合灰浆作黏合剂砌墙的工艺极为相似,于是有学者推测 ,可能是中国的“泥水佬”(建筑工匠)把这种工艺带去 的。 在中国与暹罗之间,终年有四十多艘船穿梭往返,从 东南沿海地区运载建筑材料到暹罗。大批来自潮州的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