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高州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作者: 高州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高州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
ISBN: 978721814001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老区革命史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的指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 “积极支持老区精神挖掘整理工作,扶持创作一批反映老区优良传统,展现老区精神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研究决定,组织全国1599个革命老区县(市、区、旗)编纂《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为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社会各界了解老区、宣传老区、支持老区提供一部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史料,并进一步为推动老区历史史料及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推进老区精神的深入研究和宣传,为老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革命老区,是指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高州市革命老区发展史》是一部记述高州市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致富奔康的史书。在革命斗争时期,高州市是中国共产党在高雷(10个县、市)、南路(17个县、市)开展革命斗争的中心基地之一。高州市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描绘了一幅幅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画卷。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州市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弘扬老区的光荣传统,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节拍,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顺着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水果第一县(市)” “全国首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百强县(市)” “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立项竞争第一名”“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殊荣。 大革命时期 高州市时称茂名县。1925年,茂名县籍中共党员朱也赤随国民革命军南征部队回到茂名县,开始筹建党组织工作。1926 年5月,建立中共茂名县支部,是南路比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1926 年秋,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迁到高州城,身兼中共南路特派员的黄学增任办事处主任。黄学增在高州城举办农民运动干部训练班,培训茂名、电白、信宜、化县、吴川、廉江、遂溪、海康、徐闻、阳江、阳春、钦县、防城、合浦、灵山等县和梅菉市、北海市的农民运动积极分子。随后,又召开南路农民代表会、南路工人代表会和国民党南路代表会。 茂名县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1926 年10月,茂名县东、南、西、北都建立起一批农民协会,全县农民协会会员近10万人。茂名县农民协会开展惩办恶霸地主、土豪劣绅,实行“二五”减租,反对贪官污吏等斗争,取得了丰硕的斗争成果。与此同时,茂名县总工会、学生联合会、妇女解放协会也相继成立。茂名县以农民运动为主的大革命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南路的革命中心。 农民运动的兴起,触动了官僚地主和国民党右派的利益。1926年底,茂名县国民党右派制造事端,恶毒攻击共产党。1927年4月18日,茂名县“清党运动”开始。国民党军队包围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捕捉共产党人和农民运动积极分子。高雷“清党委员会”发布命令通缉共产党人,朱也赤、黄学增等208人被通缉。为反击国民党右派,中共南路特委、茂名县党组织发动沙田农民暴动,又策动高州兵变,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1928年12月,中共南路特委机关被破坏,朱也赤与特委书记黄平民等被敌人杀害于高州城,茂名县党组织暂时停止了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 在抗日战争时期,茂名县人民抗日救亡情绪高涨。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成立了“茂名县抗日救亡御侮委员会”,自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秋,高州中学学生廖盖隆、杨毅、杨进琳、卓树基、刘淑祥、程均昌、杨优德、余荣中、李淑珠不远千里,奔赴延安抗日前线。在南路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国民党政府任命张炎出任第十一游击区司令,主持南路抗战事务。受张炎邀请,中共广东东南特委向南路派出香港学生赈济会青年回国服务团第一团,到高州协助张炎操办抗战事务。1939 年夏,中共高雷工委、茂名县工委建立。茂名县工委建立后,发展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抗日救亡,建立抗日根据地,占领宣传阵地(控制《高州民国日报》),同时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支持、团结张炎抗日。张炎在中共党组织和香港学生赈济会青年回国服务团第一团的支持下,成立了抗日乡村工作团、学生队、妇女队、干部训练队和保育院等一批团体。茂名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南路抗日救亡运动中心。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逆流,攻击张炎“容共”,张炎被迫下台,茂名县党组织转入隐蔽斗争。1945 年2—5月,茂名县党组织发动了茂东、茂南、茂西、茂北抗日武装起义,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茂名国民党政府加紧对革命力量的进攻。对游击区实行“扫荡”和“清乡”,残杀共产党人,捕杀革命群众,革命斗争处于低潮。1946年12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作出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茂名县在中共南路特委和茂电信党组织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成立中共茂名县委并建立茂北、茂西、茂南、茂东4个区委;加强武装队伍建设,成立游击队、武装工作队,组建茂名县独立大队(代号“大钊大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五支队第十四团;建立游击村庄,开辟茂北、茂西、茂南、茂东游击区;建立交通联络站,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强统战工作,建立“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策反敌军,瓦解敌人。1949 年10月初,茂名县人民政府成立;11月2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协助下,中共茂名县委、县人民政府进入高州城正式接管政权,宣告茂名县解放。从此,茂名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20多年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高州市革命老区人民积极支持和参加革命,为革命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在敌人实行疯狂“扫荡”的日子里,不少群众被关押,他们宁死不屈,大义凛然。他们当中,有举家参加革命的,有举家为革命牺牲的,茂名县为革命献出了朱也赤、李雅度、梁弘道、李淑明、欧叶三奶等200多名优秀儿女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光辉业绩将彪炳史册,永放光芒。 建设探索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8年,高州市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建设探索、曲折发展的时期。 1949年11月至1956年,是建立和巩固茂名县人民民主政权及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共茂名县委领导接管政权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整顿社会经济秩序,建立新经济社会秩序;禁烟(鸦片)、禁赌、禁娼,剿匪反霸,稳定社会环境;土地改革,彻底铲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肃整干部队伍和社会风气;建立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制度,对旧式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并通过实施国家“一五”计划,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1957—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十年时期。期间,取得了建设高州水库等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全县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逐步纠正了错误,全县社会主义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6—1976 年,高州与全国同步进入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70年各级党组织恢复活动后,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竭尽全力,将动乱造成的破坏减少到最小程度。农业、工业依然有所发展,高州的“科学种田”模式继续推广,所创的农村合作医疗等基层卫生工作经验得到国家肯定,被推选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第三十届大会上作介绍,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1976—1978 年,是拨乱反正、徘徊前进时期。1976 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在中共高州县委的领导下,全县对“左”倾思想展开批判,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清理与平反,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阴影,农业、工业生产逐渐增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业也回归正轨并有所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高州伴随全国的步伐,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高州县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建立党政领导机构,恢复了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共高州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建立了政协高州县委员会。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大力兴办乡镇企业。1992 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后,全国进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州县委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三高”农业;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体制改革,大力兴办民营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精神文明建设;对老区村庄实行政策倾斜扶持,加快老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进行“改危”和“创强”。2000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出席高州“三讲”动员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高州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曾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赞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高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高州的实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为把广东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作出“高州贡献”。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高州市革命老区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为引领,按照中共广东省委、茂名市委、高州市委的工作部署,聚焦加快乡村振兴、加快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生保障质量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同心同德,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高州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