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27.50
折扣购买: 张素芳小儿推拿精解:视频版(汉竹)
ISBN: 9787571331825
张素芳 博士生导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 “孙重三小儿推拿”传承人 医师执业证书编码:141370000000718 在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60年,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小儿推拿事业,并培养了大量优秀小儿推拿人才,仁心妙手、医德高尚、誉满杏林,被尊为业界大家,参编《张素芳小儿推拿技法图谱》《孙重三流派小儿推拿精华》《张素芳小儿推拿学术经验集》等。 周奕琼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理事 小儿推拿大家张素芳教授直系传人及学术继承人 承康小儿推拿、宝乐齐小儿推拿全国连锁品牌创始人 “孙重三小儿推拿”传承人 从事小儿推拿临床及教学工作多年,参编《张素芳小儿推拿医案选》,主编《张素芳小儿推拿技法图谱》,擅长儿童增高、预防近视、增强体质等保健推拿,深受广大父母和学生的信赖。 邢晓君 张素芳教授学术传承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师执业证书编码:141370103000773 师从张素芳教授、季远教授,参编《小儿推拿流派学术技能传承丛书》《孙重三流派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技法图谱》等,擅长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儿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病症,以及婴幼儿斜颈、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等。
张素芳推拿手法的萌芽 1958~1961年,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期间,张素芳教授师从一指禅推拿流派的朱春霆先生(曾为陆定一同志的保健医生)、钱福卿先生、王纪松先生,内功推拿流派的马万龙先生、李锡九先生,?法创始人丁季峰先生,针灸名家朱汝宫先生,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和推拿手法。 要学好推拿,首先要经过推拿手法的训练。一指禅推拿名家王松山先生曾经说过 :“从事推拿治疗者,首先自己要有强健的体力,否则患者还没治好,医生自己已感到疲乏,当然就谈不到发挥推拿治疗的作用。”当时教张素芳教授一指禅推法的老师主要是王纪松先生(王松山先生之子)。王先生是一指禅推拿流派嫡传弟子,他认为“柔则为补,刚则为泻”,故手法特点是“刚柔相济,以柔为贵”。 对张素芳教授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位老师是一指禅?法创始人丁季峰先生。丁先生极为重视现代解剖学的学习,他认为中医对解剖学的认识较为粗糙,因此给推拿手法的实施带来了障碍。丁先生的这些学术观点对张素芳教授理解推拿手法的形式、原理有很大影响,使张素芳教授日后诊疗疾病时很重视利用解剖学知识。 除以上两位老师之外,内功推拿流派的马万龙先生和李锡九先生对张素芳推拿手法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内功推拿的手法在张素芳教授后来治疗内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病时都有使用。 除了以上两位老师,少林内功推拿流派的马万龙先生、李锡九先生也对张素芳教授推拿手法的丰富有重要影响。这些内功推拿手法,张素芳教授在治疗内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病时都有使用。 张素芳小儿推拿手法与治疗方法的丰富 自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毕业后,1961年9月,张素芳教授被分配至山东省中医院推拿科参加工作。自与恩师孙重三先生相识后,张素芳教授深感过去所学不足,故时常向孙先生请教中医小儿推拿方面的问题。 孙先生中医理论扎实,又能博采众长,于小儿推拿一科独树一帜,治疗分标本缓急,擅长救治急重症。孙先生认为,四诊中以望、闻为重。因为婴儿口不能言,稍大的儿童虽然能说,但叙述病情不确切,很难进行问诊,所以诊断儿科疾病应通过望诊、闻诊仔细观察,再结合问诊、切诊做出正确的诊断。张素芳教授在临床中擅长用望面色、看指纹来诊断孩子的疾病。 “十三大手法”是孙重三小儿推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小儿推拿各派中特色鲜明。张素芳教授在六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十三大手法”有着深刻体会,认为其精华是利用肢体骨节屈伸摇动,实现百节通利、邪气外泄、脏气内固,从而提高疗效。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张素芳教授进入山东医学院大专班,系统学习了解剖等现代医学知识。她跟随神经内科著名专家朱汉英教授到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病房查房,逐步掌握了神经系统的查体方法和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张素芳小儿推拿思想的成熟与升华 标志着张素芳教授学术思想进入成熟阶段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1985年全国小儿推拿师资进修班开办,这个进修班扩大了山东小儿推拿的全国影响力,也确立了以张素芳教授为代表的山东小儿推拿医师的国内地位。另一个是1989年《中国小儿推拿学》出版。此时,张素芳教授已全面掌握小儿推拿理、法、方、推等各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独到见解和治疗心得。 除了同行,还有一个人对张素芳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至关重要,那就是张素芳教授的丈夫、机械力学教授周旭飞。通过周教授的指导,张素芳教授从力学角度对推拿技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推拿受力弧”这个概念便是出自周教授。 不知《易经》,不可以为良医。在深入了解《易经》中的相关理论后,张素芳教授形成了“八卦为体、五行为用、阴阳为本”的学术理论体系。 2014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确定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的通知》,张素芳教授名列其中。在建立张素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申请获得通过后,张素芳教授正式决定收徒,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于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以张素芳教授为组长的12人传承工作组,并为工作组配备了先进的设备。 猿猴摘果 操作手法:①食、中二指侧面分别夹住孩子耳尖向上提。②再以拇、食二指捏住两耳垂向下扯,如猿猴摘果之状。向上提 10~20 次,向下扯 10~20 次。 推拿要领:食、中二指夹住耳上方,操作时手指夹耳向上、向下提拉时,力度不可过重,用力均匀,使孩子感到舒适即可。如遇惊吓导致孩子夜啼,建议首选猿猴摘果,操作10~20 次。主治夜寐不安、烦躁哭闹、惊吓及食积等。 赤凤点头 操作手法:左手托孩子 肘,右手拿孩子中指上下摇之,如赤凤点头之状,摇20~30次。 推拿要领:小儿关节娇嫩,操作时要轻柔和缓,上下摇动时,牵拉力量适度,不可粗暴。对寒性腹痛可起到通关顺气、温中散寒的作用。若遇热症,操作时要适度加大摆动幅度,且要适当用力,以达到消积除胀、通关泻热的功效。 感冒 门诊案例 一位妈妈带着5个月大的女婴来门诊就诊。孩子半个月前感冒,这两天忽然又出现了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鼻塞严重时,孩子一吃奶就吐奶头,不停地哭,晚上睡觉还常常被憋醒,大概半小时1次。小便正常,大便偏稀。已服用中西药10天,现在再次加重,想来试试推拿。 四诊辨证 孩子精神不错,但面色苍白,有打喷嚏、流清涕的症状,一直张嘴呼气,舌质红,舌苔薄、颜色白,指纹明显色青。 病案分析 孩子为典型的风寒外感证。小儿卫外功能薄弱,本已感冒,又复感风寒,体虚卫表不固,故鼻塞加重。 取穴原则 用补脾经、揉外劳宫以培土生金、温阳散寒,充实卫外之气、驱散寒邪;揉一窝风发汗解表、扶正祛邪;四大手法、黄蜂入洞,均可宣通鼻窍;清肺经、按风门、肺俞,可疏风宣肺、发散风邪;按肩井可调和气血。 推拿处方 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各50次 黄蜂入洞50次 补脾经100次 清肺经200次 揉外劳宫200次 揉一窝风200次 揉风门、肺俞各50次 按井肩10次 特效小妙招 取适量葱白,捣烂后加少许盐,用布包敷囟门上,干后取下。葱白具有辛温解表发汗之功效,可通过皮肤吸收以起到通鼻窍、止鼻涕的功效。 效果 次日就诊时,孩子鼻塞的症状明显减轻,能正常吃奶,不过吃得不多。孩子精神好,晚上睡得也比较安稳。经过连续 4次推拿治疗后,病症全部消除。 “小儿推拿到底靠不靠谱?有什么优势?” “孩子的穴位和推拿时的手法要怎么掌握?” “小儿推拿要注意些什么?” …… 如今,绿色安全的小儿推拿已被大众所熟知,本书中张素芳教授将其60年临床经验总结,有更完备的理论知识和详尽的疾病推拿方。张教授的特色手法和特色穴位也一一公开,希望父母为孩子学习保健推拿保健方法,也希望从业者能传承中医小儿推拿,接过前人传递的文化接力棒。 作为中医推拿界的大家,张素芳教授一直强调:“推拿并不是捏捏按按这么简单,只有找准穴位,手法力度到位,掌握好时间和方向才会有效果。”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专业性,张素芳教授团队一致从读者出发,将中医推拿里晦涩的内容通俗化,收集的医案也逐字逐句改成人人都能看懂的大众化语言,像讲故事一样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好地对照推拿,并一遍遍地细心审核推拿技法图片、穴位的标注位置。 为了打消初学者的畏难心理。全书配套视频解析,从手法演示、取穴定位到50多种疾病推拿方法。将近200个视频讲解,张素芳教授亲自指导,手法标准到位、清晰明了,不管是初学者还是父母,都能直观地了解手法,快速上手。 希望小儿推拿不再是家长没办法时的“试一试”,而是作为孩子的日常保健方法,随时随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