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雅舍谈吃彩图精编版)/梁实秋经典
ISBN: 9787559400338
梁实秋(1903—1987), 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个研究莎士比亚的**,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
烧鸭 北平烤鸭,名闻中外。在北平不叫烤鸭,叫烧鸭 ,或烧**,在口语中加一子字。 《北平风俗杂咏》严辰《忆京都词》十一首,第 五首云: 忆京都·填鸭冠寰中 烂煮登盘肥且美, 加之*烙制尤工。 此间亦有呼名鸭, 骨瘦如柴空打杀。 严辰是浙人,对于北平填鸭之倾倒,可谓情见乎 词。 北平苦旱,不是产鸭盛地,惟近在咫尺之通州得 运河之便,渠塘交错,特宜畜鸭。佳种皆纯白,野鸭 花鸭则非上选。鸭自通州运到北平,仍需施以填肥手 续。以高粱及其他饲料揉搓成圆条状,较一般香肠热 狗为粗,长约四寸许。通州的**师傅抓过一只鸭来 ,夹在两条腿间,使不得动,用手掰开鸭嘴,以粗长 的一根根的食料蘸着水硬行塞入。**要叫都叫不出 声,只有眨巴眼的份儿。塞进口中之后,用手紧紧的 往下捋鸭的脖子,硬把那一根根的东西挤送到鸭的胃 里。填进几根之后,眼看着再填就要撑破肚皮,这才 松手,把鸭关进一间不见天*的小棚子里。几十百只 鸭关在一起,像沙丁鱼,*无活动余地,只是尽量给 予水喝。这样关了若干天,天天扯出来填,非肥不可 ,故名填鸭。一来**品种好,二来师傅手艺高,所 以填鸭为北平所**。抗战时期在后方有一家餐馆试 行填鸭,三分之一死去,没死的虽非骨瘦如柴,也并 不很肥,这是我亲眼看到的。鸭一定要肥,肥才嫩。 北平烧鸭,除了专门卖鸭的餐馆如全聚德之外, 是由便宜坊(即酱肘子铺)发售的。在馆子里亦可吃烤 鸭,例如在福全馆宴客,就可以叫右边邻近的一家便 宜坊送了过来。自从宣外的老便宜坊关张以后,要以 东城的金鱼胡同口的宝华春为后起之秀,楼下门市, 楼上小楼一角*是吃烧鸭的好地方。在家里,打一个 电话,宝华春就会派一个小利巴,用保温的铅铁桶送 来一只才出炉的烧鸭,油淋淋的,烫手热的。附带着 他还管代蒸荷叶饼葱酱之类。他在席旁小桌上当众片 鸭,手艺不错,讲究片得薄,每一片有皮有油有肉, 随后一盘瘦肉,*后是鸭头鸭尖,大功告成。主人高 兴,赏钱两吊,小利巴欢天喜地称谢而去。 填鸭费工费料,后来一般餐馆几乎都卖烧鸭,叫 做叉烧烤鸭,连闷炉的设备也省了,就地一堆炭火一 根铁叉就能应市。同时用的是未经填肥的普通**, 吹凸了鸭皮晾干一烤,也能烤得焦黄迸脆。但是除了 皮就是肉,没有黄油,味道当然差得多。有人到北平 吃烤鸭,归来盛道其美,我问他好在哪里,他说:“ 有皮,有肉,没有油。”我告诉他:“你还没有吃过 北平烤鸭。” 所谓一鸭三吃,那是广告噱头。在北平吃烧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