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人民
原售价: 100.00
折扣价: 72.67
折扣购买: 徽州工艺(精)/徽州文化全书
ISBN: 7212025879
有人视古徽州为艺术的殿堂或是艺术博物馆,这很大部分还是徽州工艺 造成的,正是徽州工艺提高了徽州的文化品位,丰富了徽州的文化内涵。而 大范围地营造徽州文化氛围的还是徽州建筑及其“三雕”。 艺术是时代的印记,明清时代的徽州“三雕”不仅给人们留下了那一时 代的艺术,而且还烙下了前面时代的艺术印记,所以在保留至今的徽州“三 雕”中仍能看到汉唐艺术影响。因为徽州从东晋以来就是北方经常移民的地 区,由此带来了中原文化,明代徽州建筑仍保留有中原的汉唐风格,大气、 高昂,这样的艺术风格也正与徽商的进取开放精神相吻合。俞宏理曾出版过 《老房子》和《中国木刻》,其中就选取了这样的一批代表性作品,让人得 以一睹徽州工艺中的本源艺术。 俞宏理以为,在艺术风格的演变上,明代的徽州民间工艺古拙而朴素, 徽州的“三雕”比较接近汉代画像砖的风格,承袭了秦汉遗风,简朴而富有 变化,用线简练挺拔,粗放刚劲,以浮雕和浅圆雕为主,有的景与物前后相 贴,较少层次感和纵深感,人物形象雷同,画面内容单纯,强调对称但缺少 构图变化。而到了清代,西域藏族佛教艺术中缜密、严谨的表现形式渐渐传 到东部地区,加上奢侈之风盛行,慢慢改变了明代古拙、质朴、单纯的风格 ,而趋向缜密、繁复、精巧,从一二层浅浮雕发展到七八层的深浮雕,甚至 在方不盈尺、厚不盈寸的砖面上,雕刻的门窗能关启、狮子的眼球能转动, 有的还施以彩漆、金箔。有的作品如立轴和手卷的画法非常完整,而且更加 注重情节,戏曲故事、民俗题材更为普及,人物的脸部表情和形体动态也更 生活化了,这和清代的时风也是相一致的。” 石谷风收藏一套徽州纸马木板,时代当在明初,其刀法比明代中期更粗 犷,但黑白处理实在高超,是徽州民俗工艺难得的艺术珍品。每逢过年过节 ,一些出家的人也赠送观音图像之类,也雕得惟妙惟肖。据许承尧考证,他 在岩寺得到的《观音三十二相》当应是丁云鹏所制图,名手所刻。在徽州连 民间的契约之类都非常艺术化,石谷风曾在徽州收到大量契约旧纸,然而都 刻了许多版画,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从事版画雕刻的赖少其见到后,欣喜不 已,经整理出版,以供现代版画借鉴。笔者也收到多册徽州女工的粉本,各 种图案都有,也精彩纷呈。总之,是徽州工艺使徽州艺术化。 P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