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凹作品自选集(散文卷救赎)

凸凹作品自选集(散文卷救赎)
作者: 凸凹|责编:邹浩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凸凹作品自选集(散文卷救赎)
ISBN: 9787506882637

作者简介

凸凹,本名史长义,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1963年4月17日生,北京房山佛子庄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协散文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房山区文联主席。 创作以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为主,已出版著作逾30部。出版和发表作品700余万字,被评论界誉为继浩然、刘绍棠、刘恒之后,北京农村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家。近60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学年鉴、选本和大中学教材,作品获省级以上文学奖30余项,其中,长篇小说《大猫》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提名奖,《玄武》获北京市建国六十周年文艺评选长篇小说头奖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散文集《以经典的名义》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散文《感觉汪曾祺》获第二届汪曾祺文学奖金奖,散文《山石殇》获第四届老舍散文奖,散文《大地清明,故乡永在》获第十届十月文学奖,散文《母亲无过》获首届中国“新经验散文奖”,散文《禅意丹霞山》获第二届全球华文大赛奖,《天赐厚福》获第二届“四小名旦”全国青年文学奖特别奖,《呃,有一个女孩》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文学奖,《布鞋》获《中国作家》散文奖,《四爷》、《后的凝视》分获第三届、第二十届全国报纸副刊文艺作品金奖;短篇小说《飞蝗》获国务院救灾委员会灾异题材征文一等奖;文学评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门外剧谭》获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获北京市“德艺双馨”文艺家和全国文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盈满 那时的故乡,虽然贫瘠 ,但遍地是野草、荆柯和 山树,侍炊和取暖,内心 是从容的,因为老天给预 备着无量数的柴薪,无须 急。 但也有性急的邻人,待 到草木枯黄的时候,整天 到山上去,树枝和山草, 都背回家里,把柴棚堆得 满满的,然后懒在热炕上 ,衔着烟杆抽莫合烟,猫 冬。 “猫冬”,是山里的说法 ,意即像猫一样窝在炕上 ,喝喝烧酒,睡睡懒觉, 摸摸女人的奶子,其余什 么都不干。春种,夏锄, 秋收,三季忙得都坐不稳 屁股,到了冬季就彻底歇 了。因为这符合四时节律 、大地道德,就享受得理 直气壮。 所以猫冬,是一种生命 哲学。 母亲也催父亲去打柴草 ,父亲笑着说:“不急。” 母亲的脸黄了一下,“你 急什么?” “我急我那帮小畜牲。” 父亲说。 父亲忙的是打猎。因为 秋末冬初,猎物们偷吃了 庄稼人地上的籽穗和树棵 上的果品,身膀都浑圆地 肥,他觉得,它们对人应 该有个交代。 父亲打回来许多猎物。 毛皮粘在墙上,待闲下来 再细细后熟,卖到村口的 供销社去,换油盐;肉坯 则悬挂在空中,让其自然 风干,留待正月里慢慢享 用。秋后的猪獾,浑身是 油脂,他每一猎得,就把 乡亲们唤过来,让他们取 回去用。獾油可以治烫伤 ,也可以用来炒菜,炒出 来的菜,奇香。因为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