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科技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17.61
折扣购买: 能力决定未来(培养优秀的全能男孩)
ISBN: 9787539036236
尤红玲,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现住北京。对家庭教育理论有着深厚的兴趣,在大学期间广泛涉猎教育和心理方面书籍;任教期间,她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她相信,只要父母的教育方法得当,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已出版的图书作品有《能力决定未来:培养优秀的全能男孩》、《好女孩,有内涵:培养完美的9Q女孩》、《父母送给青春期男孩最好的礼物》。 汤昕,图书策划人,自由撰稿人,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现居北京。曾策划或创作的家庭教育类图书有《好母亲教育好孩子》、《相信孩子,孩子才会相信你》、《晚清四大名臣家训·曾国藩家训》《晚清四大名臣家训·左宗棠家训》《晚清四大名臣家训·张之洞家训》《晚清四大名臣家训·李鸿章家训》。
◎慎重考虑小“男子汉”的决定 孩子虽然还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对于许多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在对男孩的培养中,果断、坚强、勇敢等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但是生活 中有很多男孩从小就懦弱、优柔寡断,遇到一点问题或困难就不知所措、消 极被动。这些不良的品质的形成对男孩的人格发育有着很坏的影响,直接影 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方式。 父母应该反思,你的儿子从何时开始变得胆小、变得不敢自己做决定, 作为家长,是否有责任?很多父母从儿子稍谙世事起,就热衷于“紧逼防守 ”,热衷于亦步亦趋地安排、督促、命令、监控孩子,儿子稍有不从就被斥 责为“自作主张”,以期让儿子少走弯路。殊不知,久而久之却禁锢了儿子 独立思考、独立选择能力的发展,儿子好容易萌发出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也 有可能就这样被摧残。 有一个上中学的男孩,自小一直比较乖巧,特别听话。但上中学后不到 一年,他就想退学,原因是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中,他获得了男声独 唱一等奖,老师和同学都夸他的嗓音好,很有天资。于是,这个男孩萌生了 去学音乐的念头。父母当即就否定了他的想法,并骂他不知天高地厚,不珍 惜现在的生活!他当然不听父母的意见。父母叹气道:“如今的孩子怎么这 么不听话?都喜欢自作主张?” 就这样,很听话的一个男孩似乎一夜之间变得不爱说话了,以前很乖的 他,现在居然多次跟父母顶嘴。父母越是反对他的决定,他似乎越要告诉父 母,他主意已定,父母不让他参加学校的特长班,他就背着父母自己参加了 。他觉得作为一个男孩,自己的未来应该自己拿主意! 当然,用在音乐上的时间多,自然影响了其他学科的成绩。这让父母很 生气。他们觉得男孩学音乐没出息,他们的儿子应该成为一个医生、律师之 类的。 妈妈想不通儿子为何从特别乖顺转变为特别叛逆,急得两度胃病复发。 当她的病好一些以后,儿子来看她。她却对儿子破口大骂:“你多有能耐呀 !能自作主张了!还要我这个妈干什么?你给我滚!” 父母应该认识到:儿子虽然还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会有属于自 己的想法和看法,对于许多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作为父母, 虽然出发点是为儿子好,但也必须学会尊重儿子,不要把自己的决定强加给 儿子。 儿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以后还会面对很多的事情,作为孩子父母,孩子 不可能一辈子陪在他们的身边,只有让儿子从小学会自己拿主意,不断地吸 取经验教训才能够逐渐成熟,也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果断,遇到问题时才能 更冷静地去想解决的办法,这一切才是父母应该让儿子学会的东西。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 所以,每一位爱对孩子实施过度干预的父母,都应该扪心自问: ●我有没有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是一个郁闷的天才还是一个快乐的平常人更能抚慰我们的养育之苦? ●我有没有因过度期待而导致过度焦虑? ●把一家人的期待都放在孩子的肩上对孩子公平吗?孩子还剩下多少时 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的梦呢? 很多的教育专家建议,父母不要过度干预和支配孩子。父母的任务之一 ,就是提供有质量的环境和高水平的刺激活动,让孩子自由、自主地选择活 动,你只管为“幼苗”培土、浇水、除草等,而不要过多地摆弄“幼苗”, 更不能代替“幼苗”去生长。因此,父母要给儿子自由空间,不必时时刻刻 守在他身边督促他要时刻“学习”。儿子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来体验其 中的快乐。假如你为他安排每一项活动,指挥他每一个行为,他就会失去自 信和自主的能力,当脱离了你的指挥,就会不知所措。 从根本上说,对孩子实施过度干预的父母,都是过度期待孩子而不同程 度地放弃自我的父母,他们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明白孩子终将有他们自己的 生活,同样,我们也得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养育孩子的同时,拥有自己的 事业、追求和社交圈,也是避免对孩子过度干预的有效方式之一。 ◎让男孩自己承担责任 男孩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父母细心呵护、 耐心引导。 从男孩呱呱坠地的一刹那,父母就无微不至地养育、照顾他。在亲情的 关怀中,男孩感受到了足够的安全、亲密、快乐与成长的能力。一旦男孩习 惯对父母的依附,自己的路就不可能走得很远。他们更需要被赋予一种对自 己负责的人生态度。 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位儿童教育家说:“孩子都是好的, 就看你怎样引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刘佳是初中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在开学的第一天,他都会首先赶到班 级,然后指挥同学们打扫卫生。这一天,正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刘佳照例首 先来到了班级,当同学们都已经打扫完了的时候,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走到了 班级门口。 孩子脸上满是很不情愿的表情,而妈妈脸上则堆满笑容,她见到刘佳后 立刻说:“刘老师,您看,都是我不好,今天睡过了头,结果孩子也被连累 迟到了。”刘老师对这位妈妈说:“没关系,您先回去吧,孩子自己的事情 ,自己会处理的。”“老师,其实……”这位妈妈又摆出了很多孩子迟到的 理由,替孩子承担责任,直到她认为自己已经把事情都担在了自己的身上之 后,才放心地离去。 类似于这位妈妈的做法很常见,很多父母都在无意中替孩子承担责任。 其实,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不代表父母不负责,相反却是父母睿 智的体现。教育上常常强调的尊重,并不单指不轻视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 孩子的权利和义务。孩子的分辨能力稍差的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辨析什么 是他应该负担的责任,这样孩子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独立成长为有所作为的 人。 生活中,由于父母的忽视,使孩子缺乏学会负责的锻炼机会,影响了他 们责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小,负不了什么责任,等长大 再说吧,忽视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学会负责的能力。孩子在家庭中应承担的 力所能及的劳动没有了;家庭中平等的倾听和交流减少了;孩子犯错误的后 果由成人替其承担了:家庭的建设、财政安排更与孩子无关,使孩子养成依 赖、被动、缺乏自控能力和进取心的习惯,使得规则与义务的自我控制下的 自觉行为被成人的限制、命令和监控所代替,造成孩子责任能力的下降,也 使孩子因为缺乏负责的能力而丧失应有的自信心。 作为男孩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在孩子成长时期,父母必须给孩子灌输对自己负 责的观念。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一个人学 习好还是学习不好,将来当科学家还是当职员,过富裕的生活还是过受穷的 日子,成功辉煌地度一生还是失败暗淡地混一辈子,都取决于他自己。这样 从小就引导孩子自己的事由自己做主,自己负责。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负 起责任时,他就不再去找借口来掩盖自己不努力学习的行为,他就会由被动 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 对男孩要多指导、少批评。作家刘墉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 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培养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 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 好是有大方面的沟通和同意,例如:“你的责任是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 ,而不是“你自己的房间又是乱七八糟”。当孩子没做到时,让他自己理解 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父母不但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要同他们 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内容应是孩子所能接受的。许多父母认为孩子 太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对外界的观察力 很敏感,只不过他们的心理活动有时被大人所忽视了,比如:“妈妈怎么不 高兴啦”、“我帮爸爸捶捶背好吗”等,都是孩子对父母关心的表现。 把责任还给孩子是尊重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只有这样,男孩才能懂得 自立,懂得生活,这才是父母应该送给男孩的爱心。让男孩学会为自己负责 ,为身边的人负责,他才能真正地走向成功。 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