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针,少吃药:儿科专家教你防治小儿常见病

不打针,少吃药:儿科专家教你防治小儿常见病
作者: 曹玲
出版社: 科技文献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25
折扣购买: 不打针,少吃药:儿科专家教你防治小儿常见病
ISBN: 9787518963515

作者简介

\"曹 玲 首都儿科研究所 主任医师 呼吸科主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委会儿科学组委员 中国睡眠研究会儿科专委会委员 2007年在美国James Whitcomb Riley儿童医院呼吸科做临床访问学者半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带领的呼吸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文章80余篇。擅长儿童哮喘、呼吸睡眠疾病及呼吸疑难病的诊治。 \"

内容简介

\"高热没那么容易烧坏脑子 孩子体温超过38.5℃,很多家长会立刻采取各种方法降温,物理降温、 服药、脑门贴退热贴……为什么都这么急?不外乎心存一个传统观念:孩子 高热会烧坏“脑子”。 高热能烧坏脑子吗? 人体的大脑细胞可以承受的高温达41.6℃,超过这个极限高温,大脑才 有可能因为高温发生异常,造成脑细胞或神经损害。通常在极端的环境温度 下,比如,孩子在夏天被困在封闭的小汽车里,体温才会升到42.3℃,导致 脑损伤。此外,高热到一定程度,人体自身会产生一种保护机制,自动降温。 因此,发热并不会烧坏“脑子”。 那么,使“脑子”坏了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是某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了脑膜炎或脑炎,这种疾病的本身会让 患儿的脑部有一些实质的变化,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就是我们常讲的“烧 坏脑子”。所以,真正造成孩子“脑子烧坏了”的是脑膜炎或脑炎。另外,由 于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善,高热时易出现惊厥,这也让许多家长对发热恐慌。 事实上,单纯的高热惊厥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伤。目前的国际指南 也并不推荐为预防高热惊厥而使用退热剂。 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 首先大家要明白,发热只是一种症状,不是病因。小儿体温调节能力差, 且年龄越小,这种调节能力就越差。如新生儿,皮肤脂肪薄,肌肉不发达, 运动能力弱,所以体温调节功能更不稳定,在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发热40℃可 能并不比38℃严重。 当发现宝宝发热后,家长要做的不是降温,而是要仔细观察宝宝有无呼 吸急促及呼吸费力的表现,心率有无明显增快,同时也需要注意孩子的精神反 应(有无嗜睡或者烦躁)、皮肤情况(是否有红疹、瘀斑等)、饮食情况(是否有 吃奶量或饮食减少)及大小便情况(是否有便秘、腹泻、尿黄、尿频等)等,发 热中如果出现了以上各种异常情况,则病情会随着这些“情况”变严重。 发热的分度 根据小儿的腋温分度:低热< 38.0 ℃ ;中等热38.0 ~ 38.9 ℃ ; 高热 39.0 ~ 41.0℃ ;超高热> 41℃。 小儿高热按照高热时间来分,又可分为短期高热(发热时间< 2 周,多伴 有局部症状和体征)和长期高热(发热时间≥ 2 周,可无其他明显症状、体征, 需实验室检查诊断)。短期高热和长期高热的病因各有不同(表1-2)。 小儿高热的自身原因 人体基本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该区域含有温度敏 感神经元,可接受来自身体的冷、热神经感受器的信息,感受进入下丘脑血 液循环的温度,并通过调节身体的产热及散热使体温保持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将体温调定点设定在37℃,使核心体温保持正 常。所谓的调定点,理论认为,人的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在体温 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调定点的作用相当于恒温箱的调定器。在视前 区- 下丘脑前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对温度的感受有一定的兴奋阈值(人体 体温多为37℃左右)。当体温高于37℃,热敏神经元活动增强,增加散热; 当体温低于37℃时,冷敏神经元活动增强,增加产热。最终使体温维持在 37℃左右。 发热是机体对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 死因子-α、干扰素-β、干扰素-γ 等的反应,导致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 元活动改变,使调定点上移。比如,调定点上移到38℃后,身体为了适应这 个调定点,代谢改变,产热和散热过程均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38℃才能达 到平衡,因此体温会达到38℃。 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水平一般与病情有密切关系,但是由于小儿大脑 发育不成熟,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遇到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信号后,经常出 现调节过度的现象,这就是小儿出现发热时,常会达到高热状态但疾病不一 定严重的缘故。 高热时对身体的影响 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增强白细胞的动力及活性,可使一些病原 体生长受抑制,有利于病原清除,促进疾病好转。所以,如果孩子低热或中等热并不影响日常生活,没有明显不适,可以观察,不必一发热就马上降温 处理。但高热会给机体带来一定危害,如导致惊厥;使氧耗增加,对本已缺 氧者可加重组织缺氧;心输出量增加,可加重心脏病或贫血患者的心脏负担, 引起心力衰竭;可增高颅内压等。因此,宝宝高热时分析前因后果要多一些, 该退热就退热。 \" \"35年临床经验,累计接诊10万名患儿, 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曹玲作品 汇总每个家庭应备的儿科医学常识。 从不知所措到心中有数,让妈妈们从容面对孩子的每一次健康问题。 专治新手妈妈的各种【过度紧张】情绪和【放大疾病】的脑洞。 掌握家庭护理知识+减少不必要的用药+抓住及时就医的时机= 给孩子坚实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