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作者: 王岩|主编:金开诚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14.80
折扣价: 11.20
折扣购买: 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ISBN: 978754634090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是萧统给的。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了一 部周汉至南朝齐梁的诗文总集《文选》。他从许多的无名而近于散佚的“ 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了一起。从此,原来处于散漫状态的“古诗 ”,就有了一个“古诗十九首”的专名,很快地这十九首古诗又从萧统《 文选》所编的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独立的单元,地位 也越来越高j被萧统选人《文选》的这十九首古诗,便几乎被认为是东汉无 名氏文人创作的一组完整的古诗,代表东汉文人抒情诗的成就,甚至被明 代人誉为“五言之《诗经》”。其实,这十九首古诗只是萧统及其词臣从 当时可见的古诗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在思想和艺术上是符合他们的要求和 口味的。《古诗十九首》虽非一时一地_人之作,却有着比较统一的思想内 容和艺术风格。其内容基本上是游子和思妇的牢骚不平,哀愁苦闷,同时 还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追求,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那种 动荡社会的不满。《古诗十九首》语言朴素自然,表现手法委婉曲折,具 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在其发展过程中已达到 成熟阶段。 关于《古诗十九首》作者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断,直至今日还是 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有的说完全是西汉时人做的,有的说有一部分是东 汉时人做的,始终没有一个牢不可破的解答。我们看萧梁所撰的各书,关 于古诗作者的讨论,可以看到两种先后不同的论调,第一种是持怀疑态度 的,代表人物是给《文选》做过注的李善和写《诗品·序》的钟嵘。李善 对《文选》认为《古诗十九首》是枚乘之作提出怀疑,而钟嵘对于古时有 人认为《古诗十九首》是建安曹植所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两个人认 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不可考证,因而他们暂且置于怀疑者之列。第二 种是抱肯定的态度,是持定论者,代表人物是写《文心雕龙》的刘勰和著 《玉台新咏》的徐陵。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有云:“古诗雅丽, 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辞。”从他的“或称枚叔”一句可明确 知道他认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固陂乘。“孤竹—篇”认为肯定是傅毅 所作的了。稍后的徐陵在《玉台新咏》的著录中,也肯定了这一点。因而 在徐陵的时代,《古诗十九首》为枚乘和傅毅所作的观点几乎已经成为了 定论。关于以上两种说法,都没有充分的证据,还是有可推敲的地方。李 善、钟嵘的怀疑,因为缺少足够的证据而显得苍白无力。而徐陵的《玉台 新咏》以为所收的古诗十九首都是枚乘之作,也未必有确凿的依据。因为 《玉台新咏》本身就是一个选本,选多选少,随之所好,并没有一定的标 准和尺度,而两晋陆机拟古诗十九首,已有《驱车上东门》等篇,已拟名 为《杂诗》。我们知道,陆机的拟古诗是完全参照《古诗十九首》而作的 ,既然在他的拟古诗中已经有“杂”字,则可以说明,作者不为_人,也自 然不是枚乘_人所作的了。甚至对于枚乘一生是否作过诗,还是一个学界争 论的问题。《古诗十九首》原是夫妻离别、朋友分和、游子他乡、感叹生 死之作,表现手法含蓄委婉,清新朴实,并没有惊险的字句,因而绝不会 是一人一时之作。 (二)关于《古诗十九首》所著的年代的问题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因为佚名已久,钟嵘、刘勰、萧统、徐陵等 人在几千年前,还不能确定为何人所作,而到了如今,由于所传的诗句诸 多简略,流传上也十分的繁杂,因而更是无从判定了。但关于某诗所作的 时代,还是可以从前代的著录上,或者拟作中,或者后人曾引用的时间, 或者将诗中有关的语句有关于某个时代的典章文物地理等相互进行参照和 推求,是可以得到一个“近似”肯定的答案的。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使 读者更加清晰明了,请参看如下: 篇名时间 1.《行行重行行》——东汉(近乎) 2.《青青陵上柏》——汉恒灵时(近乎) 3.《回车驾言迈》——汉恒灵时(近乎) 4.《明月皎夜光》——东汉末(近乎) 5.《驱车上东门》——东汉末(近乎) 6.《去者日以疏》——董卓入洛阳之后(近乎) 7.《生年不满百》——东汉后(近乎) 8.《青青河畔草》——建安前(近乎) 9.《西北有高楼》——建安前(近乎) 10.《冉冉孤生竹》——建安前(近乎) 11.《迢迢牵牛星》——魏晋间(近乎) 12.《孟冬寒气至》——魏晋间(近乎) 13.《客从远方来》——魏晋间(近乎) 14.《今日良宴会》——待考 15.《凛凛岁云暮》——待考 16.《东城高且长》——待考 17.《庭中有奇树》——待考 18.《明月何皎皎》——待考 19.《涉江采芙蓉》———待考 由于篇幅有限,具体的考证过程简略。P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