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漫行(在路上发现最美中国)

一路漫行(在路上发现最美中国)
作者: 聂作平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一路漫行(在路上发现最美中国)
ISBN: 9787536086753

作者简介

聂作平,男,1969年生于四川富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精英会》总策划。已出版著作30余部,主要有长篇小说《自由落体》《长大不成人》,随笔《历史的B面》《历史的耻部》《1**4:帝国的疼痛》《一路钟情》《纸上城堡》等,主编《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本书(《中国神话故事》)资料翔实,叙述简练,文笔流畅,加注拼音后十分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已经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列入向青少年**的100种**图书名单,以及“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等等。

内容简介

畹町:西南边城的似水流年 这是一座不起眼的钢架桥。钢铁的桥身和护栏 已经锈迹斑斑,桥面的木板色泽深黝,暗示着时间 像桥下的流水一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桥普通, 河也普通,不过20来米宽的一条小溪。河的**, 高高低低的房屋错落起伏,在房屋与房屋之间,一 些高大的榕树在热带的阳光下野蛮生长。惟有当你 注视到钢架桥正中那条将桥梁一分为二的铁索,和 铁索上用中文和缅文书写的“中缅国界禁止跨越” 的警示牌时,你才会恍然明白:这条看上去普通的 河,这座看上去普通的桥,它们其实并不普通。它 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不仅是中国和缅甸 的界河与界桥,而且,在一去不复返的似水流年里 ,这个名叫畹町的小镇,曾经有过许多鲜活而生动 的往事。 中国惟一的县级镇 如同众多因千篇一律而面目模糊的内地小镇一 样,西南边陲小城畹町,其市容也同样让人轻易感 *到了它的杂乱无序。如果说与内地小镇有什么不 同的话,那就是这里的人口要比我想象的*加稀少 。几条窄窄的小街,一些冷清的店铺,街上懒洋洋 的行人,一时间很难让人找到它被誉为“小香港” 的昔年的繁荣与喧嚣。 与云南境内那些年代久远的古镇相比,畹町的 历史很短,短得不足百年。一位姓杨的老人在当地 生活了40多年,他告诉我,因为与缅甸隔河相望, 得地利之便,大约在清朝末年,有一条羊肠小路翻 山越岭,把畹町和百里外的芒市相连。而畹町,作 为这条通往邻国的古老驿路上中国境内的*后一站 ,慢慢出现了几家茅*搭成的店铺。这几家店铺, 主要向来往的路人提供茶水和粗糙的饮食。一直要 等到1932年,国民**下令设置畹町镇时,畹 町才有了自己的名字。不过,即便是**设立的建 制镇,畹町也仅仅只有几十户人家,镇子周边三两 步,便是*木葳蕤,瘴气弥漫的原始森林,一条清 澈的小河将畹町镇和对面的缅甸九谷镇分开。 让畹町这个弹丸之地跃升为小香港的,是上个 世纪那场**的抗*战争。“七七事变”后,*本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着东部沿海港口相继沦陷, 中国面临无比严竣的局面:**急需的包括药品、 石油和**在内的各种**援助无法运抵中国,中 国将在与**的消耗战中因资源匮乏而难以为继。 于是,出于战争的需要,一条新的生命线必须在* 短的时间内完成。当时,**援助通过海运抵达缅 甸仰光,再通过铁路运抵缅甸北部的腊戌,但要从 腊戌运抵**的昆明和重庆,必须有一条与腊戌联 接的公路。这一刚需,催生出了后来彪炳史册的滇 缅公路。 1937年底,滇缅公路途经的20多个县的20多万 民工集结到了近千公里长的规划路段上。其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