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5.77
折扣购买: 生命八卦:那些关于健康的忠告
ISBN: 9787108071323
袁越,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圣地亚哥市的生物研究公司从事生物制药研究。2005年8月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乙醛—人类的隐形杀手 生活中你肯定认识这样的人,他们不能喝酒 ,一喝就脸红,如果强灌,很快就会醉倒在地, 甚至呕吐不止。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酒 精(乙醇)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转化成乙醛 (Acetaldehyde),后者在“醛脱氢 酶”(ALDH)的催化下转变成乙酸。人体内有 19种ALDH,其中,ALDH2活性最强,承担了大部 分工作。有将近一半的东亚人体内的ALDH2有缺 陷,不能迅速把乙醛转变为无害的乙酸。于是, 这些人只要一喝酒,体内的乙醛含量就迅速升高 ,甚至能达到正常值的20倍之多。乙醛能加速心 跳频率,扩张血管,于是饮酒者的脸就红了。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更容易喝醉呢?难道说 ,乙醇并不是让人醉酒的主要原因?早在上世纪 80年代,英国国王学院的科学家维克多·普里迪 (VictorPreedy)就发现,乙醛是一种效力强 大的肌肉毒素,其毒性是乙醇的30倍。后续的研 究发现,乙醛能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形成“蛋 白质加合物”(Adducts)。这种结合非常稳定 ,严重影响了蛋白质的正常功能。“很多人误以 为酒精危害最大的器官是大脑和肝脏,这是不准 确的。”普里迪说,“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酗 酒者肌肉造成的伤害才是最常见的,其发生频率 是肝硬化的5倍。” 更可怕的是,“蛋白质加合物”会改变蛋白 质的外表结构,使得免疫系统误以为这是入侵的 敌人而加以攻击。大约有70%的“酒精肝”患者 体内能找到相应抗体,这些抗体对“蛋白质加合 物”的持续攻击会让这些患者常年处于慢性炎症 的状态,这种状态已被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心 脏病、阿尔兹海默氏病和癌症的诱因。 正常人血液中的乙醛含量很低,甚至很难被 检测到,属于典型的“隐形杀手”。正常情况下 ,进入人体的乙醇会迅速在肝脏内被“乙醇脱氢 酶”转化成乙醛,然后被ALDH2降解成乙酸,只 有不到1%的乙醛会逃出肝脏,进入血液循环。 但是,肝脏处理乙醇的速度是有限的,正常人每 小时可以处理7克乙醇,酒量大的人这个数字可 以上升到10克以上。一瓶“小二”(二两二锅头 酒)的酒精含量大约是50克,正常人需要花费七 小时才能处理完。也就是说,在这七小时中,饮 酒者体内的所有器官都要处在乙醛的包围中。虽 然绝对量不大,但累计的效果却很可观,很多喝 过头的人第二天起床后仍然会感觉昏昏沉沉,英 语中有个词叫做Hangover,描述的就是这种感 觉。以前人们认为这是细胞脱水,或者酒精的作 用,后来发现这个说法不正确。研究发现,造成 Hangover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乙醛。 别小看乙醛的危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