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学问—唐君毅人生哲学系列

青年与学问—唐君毅人生哲学系列
作者: 唐君毅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青年与学问—唐君毅人生哲学系列
ISBN: 9787510888212

作者简介

唐君毅,学名毅伯,一九〇九年生于四川宜宾,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毕业于中央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江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与钱穆、张丕介联合创办新亚书院,并任教务长兼哲学教育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受聘为哲学系讲座教授兼哲学系系务会主席,并被选为中大第一任文学院院长。一九七八年二月病逝于香港,后落葬于台北观音山朝阳墓园。

内容简介

人生如四季,青年如春 ,壮年如夏,中年如秋,老 年如冬。四季各有其景象。 除非圣人,人难兼备四时之 气于一时。青年、壮年、中 年、老年,应各有其适宜而 合理之人生。 老年应如冬日之可爱, 以一慈祥煦育之心,护念后 生。 中年应如平湖秋月,胸 怀洒落,作事功成而不居。 壮年人应如花繁叶密, 枝干坚固,足以开创成就事 业。 青年应如春风拂弱柳, 细雨润新苗,和顺积中而英 华外发。 然如平湖秋月之中年与 如冬日可爱之老年,谈何容 易。到秋冬之际,草木凋零 ,寒风萧瑟。通常人到中年 ,便患得患失,人到老年, 便暮气沉沉了。而社会文化 的生机,不能不期诸青年人 与壮年人。 壮年人如树木之已长成 ,枝叶扶疏,相互之间,不 易相容让。孔子说:“及其 壮也,戒之在斗。”壮年人 好斗,常为造乱之人。人类 之战争,常以壮年人为罪魁 祸首。 只有青年如嫩芽初发, 含苞未放。代表天地之生机 ,人类之元气。 (二)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 流。今人非旧人,年年桥上 游。”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 新人换旧人。”当老年中年 都腐化堕落,壮年皆死于斗 争中时,一代一代的青年, 即不断的以其新妍活泼之朝 气,使大地回春,而昭苏暮 霭沉沉之世界。 青年自然有朝气,因其 原在生长。青年自然纯洁, 因在生长中之嫩芽上,纵有 一点灰尘,亦因其生力推动 ,而随风吹去了。 青年因生长而不怕压力 ,不畏权威。谁不曾见嫩芽 之自大石之下长出? 青年生长时,其嫩芽要 长成大树。他所向往的是头 上碧茫茫的太虚,而要求顶 天立地。所以青年可以有开 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世豪 杰之气概。 青年自然富于正义感, 要求其各方面才能之充量的 平均发展。草木之生也直, 人之生也直。一直向前生, 即正直、正义感之泉源。健 全的草木之生长,左一枝, 右一枝,花花相对,叶叶相 当,必求平衡。青年依其本 性,总在堂堂正正的大道上 行。他在一时可有所偏向, 只看光明在哪里为定。如向 日葵之依日之光明在哪方, 他便向哪方偏。偏向光明, 偏亦是正,亦是中。 这些都是青年的生机, 青年的德性。青年的生机, 化社会中的粪壤之腐朽为花 叶枝干之神奇;青年的德性 ,使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不 以中年人老年人之颓败,而 得千古常新。 青年朋友们,你可曾在 自然的纯洁外,时时拂拭你 心灵上的灰尘?你可曾在自 然的不怕压力、反抗权威、 推倒阻碍外,真正求培植你 自己之力量,而深植其根于 历史文化之土壤,以吸收地 下养料与泉水?你可曾在自 然的正义感之外,细细去思 维什么是人间社会最高的正 义,真正求实现此正义而百 折不回?你除了凭你自己个 人之力,以实现你之抱负志 愿,以向光明外,你可曾发 愤求师友相勉或尚友古人, 以扩大你之胸量,提高你之 志气,而看见更大的光明? 这些都赖你自觉的努力,而 不能只恃你青年的天德。 青年朋友们,如果你只 恃你青年的天德,以为即此 可以傲视颓败的中年与老年 ,你便要知,青年转瞬即成 壮年,成中年,成老年。青 年的德性,随青年以俱来者 ,亦将随青年以俱去。“朱 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年不 让君。”P1-4 正如作者所说,“这些文章所讲的道理,都很普通。同类的道理在古今大学者的口中,恐怕都是说过的。……但是我这些文,亦有一好处,即这都是为此时代的中国青年写的,而且亦都有我个人之体会与经验为背景”。道理虽然平实普通,但都寄予了作者对青年们发愤读书做学问,成就他自己,以开拓中国文化之前途的迫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