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增订版)

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增订版)
作者: 张力奋
出版社: 学林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3.20
折扣购买: 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增订版)
ISBN: 9787548619789

作者简介

张力奋,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香港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校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复旦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英国莱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曾任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创刊总编辑。曾获亚洲新闻奖(SOPA)等多项国际新闻奖项。著有《世纪末的流浪》(合著)、《黑白灰》(纪实摄影集)、《牛津笔记》、《追光者:金国藩九十自述》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项目组共15人,张力奋教授为项目主持人、指导教师;吴亦阳、陈杨、钟佳琳、魏之然、欧柯男、吴昊、张艺严、莫迦淇、李昂、余洋、陈至、李大武12人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学生;于晴、马晓洁为助教。

内容简介

平凉路2767弄,一个独特的上海建筑与社群样本,位于上海东北角,杨浦区定海路街道。 1921年,日商公大第一纱厂在此创建。1922年,其配套职员和工人宿舍竣工,定名“公大南北工房”,内含英式别墅、日式排屋、新式里弄简屋等楼群。 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南京国民政府接管。1946年1月更名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九纺织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7月1日更名为国营上海第十九棉纺织厂,社区随之更名为上棉十九厂工房。 2021年旧区改造,十九棉工房,划上句号。 我们用新闻采访、写作与生产的基本训练、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历史意识,记录城市版图剧变的上海,特别是快速消失、永远回不来的那个里弄上海。这种田野作业,有点像“考古”,在都市的“遗迹”或废墟中游走、驻扎,走门串户,挖掘那些值得留住的史迹和永恒记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张力奋 到2022年底,我们定海已经全部完成了成片及零星二级以下旧里的旧区改造任务,2 万多户居民家庭搬离了棚户旧里,居住这一困扰定海多年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彻底改善。我很高兴见证了这个老工业基地居民区的变迁与改造。 ——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旧区改造分指挥部负责人 杨建元 这部《平凉路2767 弄》,是对一个自成单元百年社区人文历史的深度发掘,是对都市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式的全景素描,是对一个行将消逝的社区带有抢救性质的人文考古,是一群具有社会学意识、历史学素养、新闻学专业的学者所做的都市口述史的典范之作。 ——上海史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熊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