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94
折扣购买: 大地的云朵--新疆棉田里的河南故事
ISBN: 9787555909620
付二妮,女,五十六岁。生育两个儿子,大 儿子三十二岁,已成家立业;小儿子二十四岁, 在南昌打工。丈夫五十七岁,在南京某工地做钢 筋工,常年在外,收麦、种秋时才回家几天。 “指甲姐”说:“今年家里的几亩地包给人 家了,老伴就不用回来了。我在家没事干,年龄 大了,打工没人要。正好张立回咱周口招人拾棉 花,俺就来了。咱老百姓闲不起呀,不是干这就 是干那。大儿子不用管了,小儿子还没成家,还 得花钱。” 她摇着头说:“现在,农村娶个媳妇可不得 了,先盖两层楼,俺村里有人都盖三层了。还得 给彩礼,干礼就得七八万,少说也要四五万。女 方要多少是多少,你少给了,人家闺女不嫁了。 为了俩钱,为了子孙,多抓几个是几个。” “指甲姐”的手指都用创可贴裹住,拾棉花 时有点笨拙,但她双手不停,稳抓稳拿,不急不 躁。 她说:“人家都说,老婆纺花——慢慢上劲 。我这是啊,老婆拾花——慢慢抓。”我被她逗 得直笑,我笑,她也笑。大姐的笑声有着浓重的 鼻音,听起来像一架老风琴。 “指甲姐”他们四五十个拾花工,跟随工头 张立,坐火车来到这九连的田地。地里的棉朵还 没有开,张立老板就给他们找了个活——搓葵花 头。按天算,每人一天一百元。每个人腰里系个 袋子,一手拿搓子,一手拿葵花头,使劲地搓, 葵花子就掉进腰间的袋子里了。 “指甲姐”干这活不得方法,指头里扎满了 葵花的尖刺。这活干了一天半,他们又给老板家 打葫芦。这葫芦就是当地的西葫芦,嫩时可以炒 菜吃,长老后打出里边的籽卖掉,据说葫芦籽加 工后可做美容品。 “指甲姐”他们进入葫芦地,用棍子把葫芦 从秧子上打掉,用脚一个个踢到一边,两个人一 排,都朝中间踢,手脚配合,就像棒球加足球, 运动量很大。劳动的人顶着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 ,挥汗如雨。 长的圆的灰的黄的西葫芦,在田间被踢成一 行。老板按行给工钱,一行五十元,每行有七八 百米。 这时,打葫芦机被大车拖到地里,葫芦机边 走边打,葫芦籽当场装进袋子拉走,葫芦皮打碎 后,直接倒进地里当肥料,滋养下一年的西葫芦 。 “指甲姐”又打了一天半的西葫芦,夜里手 指头一个个心脏似的乱跳。天亮一看,八个指头 肿得像八个小灯泡,指甲盖被拱歪到了一边,脓 水在指甲盖里面小鱼似的乱跑。轻轻一捏,血水 就一股股地流出来。第二天又全出水了,指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