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汤一介 乐黛云:给大家的国文课
ISBN: 9787569942934
汤一介(1927—2014) 著名学者、哲学教授。祖籍湖北黄梅,1927年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人物之一,出版有《郭象与魏晋玄学》《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哲学专著。晚年主持编纂《儒藏》,任《儒藏》编纂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乐黛云 著名学者、作家、文学教授。1931年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著有专著《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之桥》等,编译《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出版散文集《透过历史的烟尘》《绝色霜枫》等。
人文素质是什么?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 人文素质不同于一般所说的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素质如聪慧与鲁钝、质朴与虚浮、敏捷与迟慢等,它们有的出于先天原因,有的出于原始的家庭和社会影响,例如一个天然素朴的农民可以有极好的素质。人文素质与此不同,它专指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对人的熏陶和感染,你接受它们、欣赏它们,将它们引入你的生活,融进你的言谈举止,成为你之所以是你的一部分,如孟子所说的“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那就是人文素质。 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不断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我们逐渐学会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听和读培养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使我们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文化人,说和写培养我们表达自己的能力,从一个个体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变得更好。 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脱离了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话,确能说得出来,甚至可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这样一来,语言就不是作为负载自己真实思想的载体,而成了覆盖自己的帷幕,把真实的自己挡在里头,使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 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首先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哪些不可磨灭的最美好的东西;其次要以他人为参照,了解人们在这浩瀚的知识、艺术海洋中是如何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最后是要勤于思考、敏于选择、身体力行,将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因素融入自己的生活。 于是,你会感到一种内在的人文素质的升华,感到孟子所说的那种“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的现象,你的事业和生活也将随之进入一个崭新的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一、国学泰斗汤一介×比较文学拓荒者乐黛云,首次集结北大学术伉俪的思想精华 他们是华语学术圈的著名伉俪,是陈平原、钱理群、彭燕韩等学者极力推崇的学术大家!本书首次汇集汤一介、乐黛云两大国宝级教授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思想精华,以平易近人、深入浅出的语言带你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精魂,全方位提升生活智慧与人文素养! 二、在哲学中体味思想的魅力,从文学中感受真情与真美,这是一场关于文化的饕餮盛宴! 这里有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梳理、对传统文化在当下时代中意义的阐释;这里有对季羡林、米兰·昆德拉等名家作品的评析,还有对《红楼梦》《世说新语》等文学经典的解读。翻开书页,感受两位先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深刻洞见。 三、与古代先贤的一场跨时空对话,与各派思想的一次贯中西交流:从文化中学习做事、修心、为人之道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要怎样发扬光大,我们又该如何打造“和而不同”的理想世界?面对复杂纷乱的社会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该如何保持内心的安定,又该如何应对生活带给我们的考验?汤一介、乐黛云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脉络中适用于当今时代的有益思想资源,视野宏阔,阅读其文章如同和古今中外的名家对话,从质朴的语言中领悟人生智慧、塑造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