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梦想可以纸上谈兵

没有一个梦想可以纸上谈兵
作者: 林一芙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30
折扣购买: 没有一个梦想可以纸上谈兵
ISBN: 9787510461187

作者简介

林一芙,青年女作家。已出版图书《姑娘,你有权活得体面》。医学院毕业,却在持笔讲述各行各业小人物的温情故事,被人称为“有故事的女同学”。

内容简介

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能清楚地记得**次做梦是什么样的感觉。 就像问一只蝴蝶记不记得它哪天大梦初醒,发现全身已覆满了蛹片,又是怎样艰难地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 我从不忌惮把梦想描述得如此具体而可怖。因为当你**次独自直面梦想的炽热,除了**焚身的灼烧感,必定还伴随着一种历久弥新的痛感。 2015年的夏天,我从医学院毕业,带着自己写的剧本,跟着之前在剧团工作认识的朋友去了横店影视城——一个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地方。我一度执着地以为自己会碰到一些机会,但是很遗憾,我讲故事的能力很差,并不是一匹配得上伯乐垂青的红鬃烈马。 端午节那天,我和剧组的朋友喝了点小酒,一群人借着醉意在每月三百块租来的民房里引吭高歌。后来唱累了,就有人蜷在脱漆的墙角,借着醉意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2015年6月16*,也就是端午节前四天,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在横店办了提前放映专场,我们都在试镜跑组或拍戏的路上,**一个去现场看首映的是月牙,结果,端午节这天哭得*响的也是她。 来横店的时候,她是个无人问津的小演员,后来*加无人问津,甚至一度无法养活自己,就去给另一个全无名气的小演员做生活助理。每天抱着折叠椅,挎着化妆包,裤兜里插着剧本,为别人打伞、擦汗、榨汁、煮饭。 去看首映那天,她的艺人正好没有戏,她边看边帮她的艺人画台词。一共四场戏,漏画了五句台词。 “谁的梦想会是给人倒水、擦汗、打伞啊……”她掩面哭道。 这么失败的人生,一定不是她十岁时在艺校昂首挺胸地摆着芭蕾手位时所想象的样子。 大概是酒精作祟,坐在旁边的沈涛突然拍案而起,吼着月牙:“你瞧瞧自己说啥玩意儿,咋这么不能吃苦,咱来这儿为啥?为梦想吃点苦算啥?晒脸!” 我喜欢听沈涛说话,他是东北来的,那烈性的北方激素,从语言到身板都给我这南方人带来了强烈的撞击。这三百块每月的出租屋是沈涛租来的。租的是村民的旧屋,距离镇上比较远,他自己买了人力三轮车,每天早上呼哧呼哧地往镇上的剧组蹬。没戏拍的时候,他就外出拉活儿。据他说,在镇上的景区蹬**三轮,赚的钱比那点儿零星片酬多得多,但他还是愿意拍戏。曾经有段时间,来横店的剧组少,他每天踩三轮,踩坏了几个脚蹬子,于是用他那东北腔慷慨激昂地对我说:“老妹儿,哥以后要是换个四轮的,给剧组开专车咋样?”我坐在他的破三轮里,随着惯性左摇右晃着,回应他:“这算哪门子梦想,还不是离不开剧组。” 沈涛就这样和月牙较着劲儿,一群人就窝在出租屋里看着他俩较劲儿。异乡的端午,醉后的场面混乱至无法收拾。房间里没有热水器,醉了的人到门口的公共浴室拧开水龙头,对着脑门儿一顿冲。 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起自己关于梦想的故事。轮到我的时候,沈涛说,甭问了,这姑娘没*过苦,*子都安安生生过着,过阵子就回去了。 我平静地把手机里的一份扫描手稿递给他看。那是我十岁那年写的*记,足足一百多页。 “也让我讲讲我**次有了梦想的故事吧。”我说。 这本*记从2004年开始,那一年我十岁。如果不是这本*记,我大概不会相信自己曾经在面对梦想时竟如此无所畏惧。整整一年,为了一个在现在看来不值得一提的梦想,扛着破袋子走街串巷拾垃圾,在学校里卖自制奖券,帮同学写作业、提书包,在大街上扯着嗓门叫卖,在打工的店铺里和色鬼老板斗智斗勇,被老板娘拽着头发赶出店,在无数人的白眼里想尽一切办法赚钱。 之后的十年,每当我遇到恐惧、怯懦时,都会翻开*记,去看这个眼神笃定的少女。我时常感慨,为什么这个十岁的孩子字里行间对于冷眼谩骂、嘲笑与误解毫不畏惧。后来我想明白了,这或许就是人类面对梦想时*本真的状态,就像童年时你想要心爱的玩具,虽然无人教导,但你一样会声嘶力竭地哭喊索要。 怪只怪,梦想不是清汤挂面,而是星辰大海。所以途中磨坏的鞋子,就当它们是甜蜜的犒劳。 我想把这本拾荒*记展现给所有在追梦路上的人。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我或许没有那年的她勇敢。 “有故事的女同学”林一芙,在《没有一个梦想可以纸上谈兵》里首度讲述自己十岁那年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而努力想办法赚钱的经历。写给勇敢前行且渴望成长的你。 ★31篇关于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与梦想的故事和感悟,你会从中看到自己曾走过的那段厚着脸皮讨生活的时光,而这些是你在成为一个迷人的小可爱之前应该经历的事情。我不再觉得一个人的梦想必须要在哪里才能生根发芽,能让你*终实现梦想的,不是某个“地方”,而是长久的努力和不怕输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