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爱伦·坡短篇小说集(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ISBN: 9787536070417
在那笨重的围墙的一个角落里,很不情愿地开着 一扇笨重的门。门用铆钉固定,门上**着铁螺钉, 顶上还露出参差不齐的铁钉。那扇门是多么的令人望 而生畏!除了上面提过的三次定期出入外,那扇门从 来都不开。因此,每当那巨大的铰链嘎吱一响,无数 奇妙的事物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无数值得认真观 看、认真思索的事情。 围墙内的场地很开阔,但形状并不规则,有许多 宽敞的凹进去的地方。*大的三、四个凹进去的地方 连成了*场。*场地面平坦,上面铺着又细又硬的砂 砾。我记得很清楚,*场上没有树,没有凳子,也没 有任何可以坐的东西。当然,*场在房子的后面。房 子的前面有个小花圃,里面种着黄杨和其他一些灌木 ;不过,只是在很少的一些时候,比如**次进校, 或者*后一次离校,或者当父母朋友来接我们,我们 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圣诞节或者仲夏节的时候,我们才 会穿过这块圣地。 可是那幢房子——那幢古老的建筑物,是多么奇 特啊!对我来说,它真是一座迷宫!里面的长廊迂回 曲折,没有尽头,房间多得不可思议。在这幢两层楼 的建筑物里面,任何时候,你都分不清到底是在楼上 还是楼下。从一个房间到另外一个房间,总是要经过 三、四级向下或者向上的台阶。还有那些岔道也多得 数不清,令人难以想象,以至于我们不时转回原地, 所以我们对整栋房子*确切的看法和想到无限这个概 念时的感觉差不多。我在里面住了五年,我和其他一 二十名学生同住在一间小寝室里,但五年来,我始终 没有**弄清楚它究竟在哪一个偏僻的角落里。 我们的教室是整幢房子里*大的一间屋子,我不 禁认为,它是世界上*大的一间屋。它很长,很窄, 很低,很沉闷,装有哥特式的尖顶窗子和橡木天花板 。在远远的那个令人恐惧的角落里,围出了一块** 英尺见方的地方,那是我们的校长兼牧师勃兰斯比博 士“授课时间”的圣地。围栏坚固结实,有一扇笨重 的门。即使“牧师”不在,我们也宁愿被活活处罚死 ,而不愿意开一下门。在其他的角落里,还有两个类 似的围起来的地方,它们虽然远不如前者令人敬畏, 但还是让人十分害怕。其中的一个是上“古典文学” 的助理教师的讲坛,另外一个是上“英语兼数学”的 助理教师的讲坛。教室里杂乱地**着无数横七竖八 的桌椅。桌椅黑漆漆的,又旧又破。上面胡乱地堆放 着翻得脏兮兮的书本,还有用小刀刻的缩写字母、姓 名的全称、毫无意义的又长又深的口子、稀奇古怪的 图案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记号,所以桌椅早已经** 面目全非了。教室的一端放着一只大水桶,另一端则 摆着一口巨大的钟。 在这所古老的学校那高大的围墙里,我度过了从 十岁到十五岁的这五年的光阴,倒也并不觉得沉闷、 厌烦。童年时代的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异想,用不着去 琢磨外面的世事,也不必借此自娱自乐。学校生活明 明沉闷而单调,但是比起我较为成熟的青年时代的奢 华生活和**成年后的罪恶生活,却热闹得多。不过 ,我必须相信,我的心智在初步发育的时候,一定有 很多不同寻常甚至越出常轨的地方。一般来说,成年 后,人们很少能清晰地记得幼年时的生活。一切都是 灰蒙蒙的影子,只是一些依稀的、零散的记忆,模糊 记起的是一些淡淡的喜悦和幻影般的痛苦。可我并不 是这样,在童年时代,我一定就像个成人那样强烈地 感*着一切,所以对于童年的记忆就像迦太基人奖章 上的刻记那样清晰、深刻、持久。 可事实上——在世人眼里的事实上——有什么值 得记住的呢?早上醒来起*,晚上熄灯睡觉;熟读, 背诵;定期的半天假,在周围散散步;*场上的打闹 、嬉戏和勾心斗角——所有的这一切,在一种早就被 遗忘的心智魔法的作祟下,竟变成了轰动一时的事件 、丰富多彩的故事、变化莫测的情感和*精彩刺激的 场面,“哦,铁器时代,那是多么美好的时代!” 说真的,我生性热诚、**、专横,不久就在同 学中出了名,渐渐地,不过是自然而然地,所有那些 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同学都听命于我——只有一个人例 外。这位同学虽然和我并不沾亲带故,但却和我同名 同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虽然我 出身贵族,但我的姓氏却很普通,根据时效权利,很 久以前,它就属于大众共有。正因为如此,在这里, 我自称为威廉·威尔逊,这个假的姓名和我的真实姓 名相去不远。在按照学校的行话称之为“我们一伙” 的人当中,只有那个和我同名同姓的同学,不论在课 堂里的学习方面,还是在*场上的运动和打闹方面, 才敢拒*盲从我的指令,才敢不遵从我的意愿。说真 的,无论我在哪个方面武断地发号施令,他都敢横加 干涉。如果说人世间还有至高无上的**的专制,那 就是少年时代的孩子王对唯唯诺诺的伙伴们的专制。 威尔逊对我不服气,这让我**窘迫不安。尽管 在大庭广众之下,我虚张声势,有意打击他的自命不 凡,可是越这样,我私下里就越怕他,我不得不承认 ,他那么容易就和我打成平手,这恰好证明他的确比 我厉害。由于我不想被他打败,我只好无休止地和他 斗下去。不过,他比我厉害也好,和我平手也好,只 有我一个人知道。不知怎的,同学们都没有看出这一 点,甚至没有起过一丝疑心。说真的,他和我较量, 同我作对,尤其是他粗鲁而固执地干涉我的所作所为 ,这些虽然都是针锋相对,但却比较隐秘。看起来, 他既缺乏与我作对的野心,又缺少**四射的活力, 所以我占了上风。也许纯粹是因为他一时冲动,他才 和我较劲儿,想挫败我,想让我大吃一惊,或者想羞 辱我。尽管有的时候,我不禁留意到,他在伤害我、 侮辱我、反对我的时候,竟然还带有一股*不合适的 、*令人讨厌的深情,这时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惊奇、 自卑和愤怒相交织的感觉。我只好认为,他之所以有 这种怪异的举止,不过是因为他**自负,想摆出一 副以保护人自居的庸俗样子罢了。 或许,正是因为威尔逊举止中的那股深情,加上 我们同名同姓,而且又凑巧在同**进校,所以在学 校高年级的学生中就流传开我们是亲兄弟的说法。高 年级的学生通常都不会认真调查低年级学生的事情。 我在前面说过,我应该是说过的,威尔逊和我家压根 儿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毫无疑问,如果我们真是兄弟 的话,那么我们一定是双胞胎,因为在离开勃兰斯比 博士的那个学校后,我无意中得知,那个和我同名同 姓的人——这真是个惊人的巧合——出生在1809年1 月19*——而这**正好是我的生*。 可似乎有些奇怪的是,尽管威尔逊总和我作对, 总和我唱反调,让我时时焦虑不安,觉得忍无可忍, 但我却一点也不恨他。不用说,我们几乎天天吵架, 可当着众人的面,他总是让我赢,而另一方面又想方 设法让我觉得,赢家应该是他。不过,由于我的自尊 心以及他那份真正的尊严,我们总是保持着“泛泛之 交”,与此同时,我们俩又有很多意气相投的地方, 这让我心中滋生了一种感情,也许仅仅是因为我们的 立场不同,这份感情才没有发展成为友谊。的确,要 想诠释我对他真正的感情,那真是太难了,甚至连描 述一下也做不到。这种感情错综复杂——有几分任性 的敌意,但又不是憎恨;有几分尊重,其中敬意的成 分多一些,害怕的成分少一些,另外还有些许令我心 神不宁的好奇。对于对人类行为了如指掌的伦理学者 来说,倒没有必要补上这一句:我和威尔逊是一对无 法拆开的伙伴。 P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