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寻源/地球大视野丛书

健康寻源/地球大视野丛书
作者: 李家熙//林景星|主编:夏国治//李道桴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健康寻源/地球大视野丛书
ISBN: 9787507540017

作者简介

林景星,博士、研究员。1940年10月生于福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赴比利时攻读硕士、博士。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现代生态环境地质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有多部学术专著和科普读物。 李家熙,研究员。1932年9月生于上海,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任、地质矿产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所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出版有多部学术专著和科普读物。

内容简介

缺铜也会贫血吗? 铜在成人体内约含120毫克,每日需要量约1.5 ~2毫 克(也有人认为约0.5~6毫克)。大家知道,缺铁 可以引 起贫血,实际上缺铜也能引起贫血。缺铁引起贫血是 好理解 的,因为血红蛋白的结构里有铁。但是为什么缺铜也 会造成 贫血呢?这是因为铜可以促成二价铁氧化和三价铁还 原,促 进铁代谢。没有铜,铁就不能和血红素中其他成分结 合成血 红素,并进一步制造血红蛋白。 缺铜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引起骨质疏松、贫血、 低血铜 症,还会造成低能和心脑功能损害,降低伤口愈合的 速度。 哪些食物中铜最丰富? 在食物中以肝脏、肾脏、瘦肉、贝类、坚果、芝 麻、豆、 谷类食品的含铜量最为丰富。如果我 们使用的锅是铜锅或含有铜的成 分,或水管中有含铜的物质, 也会溶出少量铜质为人体摄 取。昔日,西方人在腌渍黄 瓜时,会丢个铜板进去,腌 渍的酸液便会溶出铜,既改善 了黄瓜的色泽,也增加了黄瓜中 铜的含量。 人体健康与区域地球化学环境有关吗? 组成地壳最基本的物质是岩石。从成因上划分, 岩石可 以分三大类型,即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它们是 在不同 时期和不同地区在地球内动力或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地表 露出的岩石约75%为沉积岩。正因为不同地区岩石生 成的 环境和条件不同,不同地区地表的岩石类型也不同, 也就形 成了区域性元素分布格局的差异。元素随着岩石的风 化、剥 蚀、搬运、沉积到形成土壤,再被动植物吸收,最后 经食物 进入人体,虽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对元素来说, 原生背 景仍然是物质供需的基础。一些地方病与区域地球化 学背景 和水文地质条件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如安徽大别山 区的碘 缺乏病与区域背景中碘含量低有关;北京房山区燃煤 型氟中 毒与当地煤中氟含量高有关;内蒙古大青山和新疆奎 屯地区 的饮水型砷中毒症与水中砷含量高有关;黑龙江克山 病则与 区域背景内硒元素的缺乏有关;湖北恩施硒中毒与煤 层中富 硒有关;贵州某地的铊中毒与地层中的富铊有关;新 疆伽师 县低血钾症与当地水中钾的含量过低有关,等等。由 此可见, 人体健康与区域地球化学环境息息相关,如因区域地 球化学 环境差异而得的地球化学疾病(地方病),就具有明 显的地 域分布。 哪些病属于地球化学疾病? 地球化学疾病主要指与地球化学因素有密切关系 的疾 病。这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区域性分布特点,在某 些特定 的地区发生该种疾病甚至异常严重,而在另一些地区 则根本 没有发生该病。病因存在于环境中,由于环境中一些 微量元 素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致使人类发病。如地方性 甲状腺 肿、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就是典型的这类疾 病(见 下图)。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 碘造成人体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 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 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 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 产、死胎和先天性畸形等。它具 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 地方病之一。由于碘缺乏病分布 广泛、受害人多和危害严重,它已从一个单一的疾病 问题上 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 消除的 疾病之一。 碘征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 碘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是人 体内合 成甲状腺激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的主要原 料。碘 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在地壳中的含有量位居第47位 。除 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 在大 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较低。 甲状腺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也是人 体内最 大的内分泌腺。它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全身血液每小 时可全 部流过甲状腺一次,甲状腺摄取、储存碘,然后合成 、分泌 甲状腺激素。 为什么称碘是智力元素? 如果人体缺碘,将会阻滞胚胎正常发育,影响神 经系统 及智力的正常发育,导致弱智或智力残疾。 胚胎期严重缺碘,可导致神经系统、听觉器官、 甲状腺 等的发育缺陷或畸形,产生呆傻、聋哑等残疾。 缺碘后造成的智力损失即使以后再补碘也不可能 弥补回 来。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世界上80%的智力障碍是 由于 缺碘引起的。我国智力残疾的人有1 017万,14岁以 下智力 残疾的儿童有539万,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缺碘引起 的。由 于缺碘,每年还会有大批新的弱智或智力残疾儿童出 生。 实践证明,对缺碘地区的新娘、孕妇、哺乳期妇 女、婴 幼儿适时足量地补碘,即可大大减少弱智及智障儿童 出生。 缺碘环境中碘会白行增补吗? 在自然界中,海水的碘含量较丰富,海洋中储存 碘的总 量最多,可以说海洋是大自然的碘库之一。海洋中每 年约有 40万吨碘散逸进入大气,这些碘随着雨水降至陆地上 (雨 水每升含碘1~2微克)。大自然以这种形式补充土壤 中的 碘,土壤中的碘又经河流回到大海,这个过程叫碘在 自然界 的循环。对土壤以这种形式补碘所补充的碘量与原来 已经损 失的碘量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补碘量极少,过程 极为缓 慢。据科学家计算,通过雨水把土壤的碘补足到原有 水平大 约需1万~2万年以上,而且自然和人为因素(洪水、 雨水 冲刷和植被被破坏)还在造成土壤的持续缺碘。因此 碘在自 然界的循环并不会使土壤的碘缺乏现象得到自然纠正 ,自然 环境一旦出现碘缺乏将会长期存在下去。P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