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让爱回家(让孩子的心灵有个家)
ISBN: 9787545472745
二、缺点少说慢慢少 “我不就是说你几句吗?我这样说也是为你 好呀!”我常常能听到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 的时候,说这样的话。 我前面已经说过,孩子的优缺点跟我们奉行 的价值观有关, 跟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有关。当 孩子的行为和我们奉行的价值观以及期待不符合 时,我们很容易看见他的缺点。不仅如此,我们 还善于把孩子的个别行为跟价值观挂钩,比如孩 子玩手机、打扮自己就是不好好学习;跟弟弟妹 妹争抢、争辩就是欺负他人;成绩不好将来就考 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挣不到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叫“贴标签”。这 不仅是对孩子当下行为的评判,更是在我们自己 和孩子大脑里留下刻板印象。这样的话说多了以 后,我们和孩子都会被大脑里的刻板印象所影响 ,我们会认为孩子就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孩 子也会认为他就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更可怕 的后果还在后头, 当别人听到我们这样说自己 的孩子时,他们也会产生这种印象,也会给我们 的孩子“贴标签”,慢慢地,这“标签”就变成 真的且无法被“撕掉”了。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祸从口出。为什么我要强调“缺点少说慢慢少 ”?因为说者或许无意, 但是听者必定有心, 我们做父母的,真的要管住自己的嘴。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说“夫妻床头吵架 床尾和”“家丑不外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等,乍一听只觉得是思想保守,其实这里面隐 藏着我们中国人对待家人缺点的合理态度。我想 说的是,缺点的改变固然很重要,但是还有比改 变缺点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维护双方的关系。 如果改变缺点的代价是要破坏双方的良好关系, 那么这个缺点是不是不改也罢? 我在本书第一章第三节中讲到我们要在家里 做到“六不”:不唠叨、不比较、不挑剔、不计 较、不攀比、不评判, 就是要通过做到这六个 方面,来保障爱的价值观在家里得到维护和体现 。只要家人的缺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涉及道德 素养,不伤害自己或他人,那么对他的缺点我们 是不是就不应该“穷追猛打”“除之而后快”呢 ? 有时候,我们在别的地方受了委屈,再碰到 孩子或其他的家人有缺点出现时,就会忍不住发 脾气。这是借机撒气,看似是自己的情绪得到了 宣泄,结果却是伤人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