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80.00
折扣价: 132.10
折扣购买: 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精)
ISBN: 9787100159289
张国清,男,浙江浦江人,哲学博士(浙江大学,1998),荷兰伊拉斯谟斯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06-2008),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与社会,主持国家(删去“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若干,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译作20余部,代表作有《分配正义与社会应得》(2015)、《社会治理研究》(2013)、《罗尔斯难题:正义原则的误读与批评》(2013)、《和谐社会研究》(2006)、《无根基时代的精神状况》(1999)和《中心与边缘》(1998)等。
由于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的贡献,实用主义成为美国主流哲学,后因分析哲学的兴起而衰落,但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在蒯因、普特南、罗蒂、伯恩斯坦、布兰顿和韦斯特等人的努力下,新实用主义崛起。在政治哲学领域,罗蒂、费什、韦斯特,加上法学领域的实用主义者波斯纳,在同罗尔斯、哈贝马斯、德沃金、沃尔泽、桑德尔、努斯鲍姆的对话和论战中占据一席之地。国外学者集中研究了杜威、胡克、罗蒂和韦斯特的政治哲学,但缺乏对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的总体性把握。国内学者集中研究杜威和罗蒂的政治哲学,对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 我们选取杜威、胡克、罗蒂、波斯纳、韦斯特和内格尔等实用主义者的社会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探讨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条件、实用主义和美国精神的关系,围绕民主、自由、公民权利、人类团结、人的成长、同情、希望和想象力等实用主义哲学家关注的政治哲学概念,探讨实用主义的民主思想、协商和对话理论、希望政治学和文化政治学,探讨实用主义和保守主义、自然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的关系,揭示它对中国政治哲学的已有影响和未来可能影响。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1) 政治哲学是罗蒂一再强调的实用主义对当代哲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哲学家应当努力给予保留的重要领域。学术界对罗蒂的主张一直存在重大争议,我们赞同罗蒂的观点且正是沿着罗蒂的思路对实用主义政治哲学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2) 实用主义继承苏格兰启蒙运动、黑格尔哲学、达尔文进化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成就,把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倡导,严格区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重视社会实验和教育,成为美国重要高校的主流哲学。(3) 杜威和罗蒂成为把这思想风景连接起来的核心人物,在不同时期属于这一阵营的米德、胡克、普特南和韦斯特等社会政治哲学家,加上费什和波斯纳等与政治哲学密切相关的法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同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左派、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政治流派的碰撞和对话中,发展了实用主义政治哲学。(4) 实用主义存在着内部争论,但在政治哲学上存在着一些核心主张,民主、自由、价值、成长、团结是它在不同阶段强调的核心概念,体现了美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其倡导的民主价值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性。(5) 实用主义不像康德哲学那样强调主体自律,它更多是历史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情感主义的,对原理和原则的重视远不如罗尔斯的正义理论。(6)实用主义强调公共领域对话的开放性,否定权威的存在,强调公民的参与和均等的机会,模糊了专家和普通公民的界限。它推崇社会点点滴滴的进步和改变,尤其强调人类进步当中偶然叙事的重要性,特别强调文学艺术在推进人类团结方面、在增进人类自由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主张哲学家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微不足道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的重心是社会的、政治的,也是人民的,其核心是民主哲学。(7) 实用主义政治哲学是一个看似松散实则严密的思想体系,除了哲学,也对政治学、法学、文学批评产生广泛影响。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依据本课题组成员前期相关成果,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回顾总结国内和国外学者已有成果,参照当代政治哲学主要议题,弄清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基本主张,围绕实用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中心人物杜威和罗蒂,沿着民主、自由、文化政治学的核心思想路线,重点研究杜威、胡克、罗蒂、韦斯特的政治哲学思想,理清实用主义在不同阶段政治哲学思想的变化脉络,比较它与同时代其他政治哲学流派的异同,挖掘合理性,揭示局限性,对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给出总体评价。我们将系统总结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成果,改变国内学术界忽视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状况,挖掘杜威、罗蒂、胡克和韦斯特等实用主义者同其他哲学流派的争论和对话,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外学术界研究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的不足。 我们的研究方法有:(1) 哲学史研究方法,追溯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基本概念的起源、演变、基本含义。(2) 比较研究方法,考察实用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主张,在不同语境中所产生的学术与社会的后果;考察实用主义政治哲学与其他政治哲学流派的异同。(3)个案研究方法,对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家个人开展个案研究。 (节选自“导论”第三节) 为了美好的世界,人类离不开政治哲学。幸运的是,在政治哲学方面,除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我们不仅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和依靠,而且有实用主义作批判性参照。在许多原则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明方向,实用主义为我们开辟道路,两种学说并不是完全对立或互不兼容的。在20世纪,胡克等美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同美国社会政治实践的结合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国化。同样地,在20 世纪,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革命实践的结合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正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我们也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实用主义。毕竟,人类已进入21 世纪,时代不同了,在进一步改革的年代,正如马克思主义已经做到的那样,实用主义也许也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在这些方面,实用主义哲学家们给了我们太多的忠告,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正像当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那样,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自觉地批判、借鉴和吸收包括实用主义哲学在内的当代西方哲学成果。自从罗尔斯发表《正义论》以来,政治哲学一直是哲学社会科学界讨论的热点。实用主义政治哲学是这个热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诸多重要论题,超出了罗尔斯正义理论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表现了实用主义及其政治哲学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看待世界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共同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人类将来。正如罗蒂指出的那样:“重要的在于人类的团结,而不在于有关非人类事物的知识。在我看来,对这个充满民主、充分世俗的共同体的实际接近似乎是我们人类的最伟大成就。相比之下,甚至黑格尔和普鲁斯特的著作也显得相形见绌,只是些随意的美如兰花的点缀。” 然而,人类团结当以人民享有充分自由,国家实现充分社会民主和政治民主为前提。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缓慢演进中,中国人民经历过漫长的奴性压迫和奴性教育,君权和王权虽已不在,但是崇拜权力,无视权利的文化根基极其深厚,一时还难以清除。在长期的权力驯化之下,奴性表露在国人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成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成为其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缺乏自由和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国人对公权及其拥有者涕零感恩总是显得理所当然,甚至理直气壮;国家或政府对每个个体权利的平等关切、维护和昭彰,总是显得可有可无,甚至遥遥无期。今日中国自由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仍然有待建立、改进和完善;启蒙任务尚未完成,对国人奴性的改造依然任重而道远。 自由和民主是最重要的人类事物。历史反复上演的腐败和反腐败大剧,展示的多是一种权力对另一种权力的征服,是权力体系的内部循环,也是社会反复动荡、国家根基逐渐动摇直至崩溃的历史逻辑。公权腐败的根源不在人性的善恶,而在公权与私权关系的不对等,在于私权不能真正约束公权。在个人基本权利可以被轻易践踏的国度,对公权的任何强化,都将是对私权的侵害。公权腐败从根本上损害的不仅是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而且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人人享有自由和民主的权利是抑制公权腐败的最强大武器。假如公权害怕私权,私权受到充分尊重和依法保护,那么反腐败就是一个伪命题。因此,警惕公权,揭示公权的本质,而不是寻求公权与私权的对等或平衡,是今天中国政治哲学的第一要务。在这个领域,许多美国的政治哲学家包括实用主义者,仍然是我们的先生。在相当长时期里,美国之所以能够维护国内社会与政治稳定,推动科技进步与科技革命,并最终称霸世界,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拥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自由民主制度,较好实现了对公权的强大约束,对私权的全面保护。美国人民的政治经验与智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罗蒂总是谦虚地说,美国能够最早走上自由和民主的道路,那只是美国人民的偶然运气。我们希望中国人民也能有那样的好运气,尽管它可能来得迟了些。 (选自“结束语”第六节:政治哲学的未来) 本书填补了国内实用主义政治哲学无系统研究的空白,对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做了系统全面的诗史性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