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精)

有时(精)
作者: 徐瑾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有时(精)
ISBN: 9787550275126

作者简介

徐瑾,专栏作家,《读品》创办人之一。其文笔优美而深刻,其视角宽广而独到,其文章被称赞为:有经济学者的功架,有律师的细致入微,有淘金者的热切和好奇,还有文人的质朴和纯真。

内容简介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01 爱情从来都是一个谜,即使对于伟大的加夫列尔 ?加西亚?马尔克斯亦是如此。 这位出生于1927年的哥伦比亚前记者可谓作家中 的作家,大师中的大师。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影响 了世界,中国80年代崛起的余华、苏童等作家均受惠 于他,甚至给莫言写传记的作家曾说“莫言只读了一 页《百年孤独》,就兴奋得在房间里直打转转,然后 就把这本书放下,开始写自己的小说了”,即使日后 莫言名声日隆,也还是把马尔克斯比作“应该远离的 灼热的高炉”,坦陈自己这20年来始终在跟马尔克斯 搏斗。 谈文学成就,未能免俗一点就是诺贝尔文学奖。 诺奖往往被视为对德高望重者的青年时代才华的致敬 ,而文学标准并不像其他领域那么高下分明,其中不 少作家未必够资格,而够资格的也未必在其中,不少 作家得奖之后也走过创作顶峰,比如马尔克斯在以《 百年孤独》登榜之后三年,在他58岁那年出版了《霍 乱时期的爱情》——在国外据说拥趸无数,首印量是 《百年孤独》的150倍,在中国却堪称寂寞,或是少 了诺奖的荣膺,多了传统的束缚。 这是马尔克斯的另一面,和《百年孤独》一样重 要的另一面。马尔克斯甚至表示《霍乱时期的爱情》 是他最好的作品,是发自内心的创作。他走下魔幻的 神坛,步入日常的人心,不过谁知道呢,人心或许比 想象更离奇呢?在主人公的悲欢爱欲背后,时代背景 清晰浮现,比起“先是从西班牙的统治中去的独立, 而后又废除了奴隶制,这些都加速了贵族的衰落”的 诸多城市变迁,人的命运显然更为幽微曲折。 换而言之,没有《百年孤独》,也就没有《霍乱 时期的爱情》,然而它们又如此截然不同,堪比两生 花,一本炙热而玄幻,有如有时天马行空,宏大而汪 洋恣肆,一本则舒缓而沉静,有如灵行水面,琐碎而 暗涌万千。毫无疑问,《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本爱 情小说,甚至是一本古典的、太古典的爱情小说,“ 一切都是严肃的,有分寸的”。 02 这是一个传统的爱情故事,甚至还有一个略显老 套的开始。 18岁的电报员阿里萨,私生子,身材消瘦而性格 内向,过着纯洁而欢乐的日子——直到一个下午,他 奉命去给一个叫洛伦索达萨的人送一封电报。在福音 花园最古老的房子中,他除了找到洛伦索达萨,还邂 逅了他正在朗读的女儿费尔明娜。两人偶然的一瞥, 成为半世纪后仍未结束的惊天动地的爱情的源头,而 阿里萨天真的日子也结束了。 洛伦索达萨不能接受女儿和一个电报员的感情, 但是这并非两人爱情的实质阻碍,反而是两人情意升 华的契机,“这是爱情之火熊熊燃烧的一年”。久别 重逢之后,两人的幸福即在眼前,费尔明娜却在另一 次两人邂逅中,瞬间体会了失望的深渊而非爱情的震 撼。她自己放弃了这份感情,以一句“忘了吧”,轻 轻结束两人关系。 尽管如此,阿里萨却没有忘记,即使费尔明娜找 到了对她以及父亲而言都堪称最好的丈夫——出身高 贵、举止温文、受人钦佩的乌尔比诺医生,最为关键 的是,连阿里萨也不得不承认,就某种程度而言,医 生和他一样深爱着费尔明娜。 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与煎熬祈祷中,阿里萨始终在 等待,等待医生的死去,这一等就是半个世纪——其 间费尔明娜生儿育女,阅尽人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 妇;而阿里萨也没有闲着,他不仅努力奋斗以期能够 配得上费尔明娜的身份,更有数百位女人在暗中慰藉 了他对于费尔明娜的渴望。 直到医生的离去,阿里萨的苦心经营逐步实现, 他穷尽一生的准备终于派上用场。最终,他终于有机 会对费尔明娜说出在53年7个月零11天以来的日日夜 夜,他一直都准备好了的答案,“一生一世”。P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