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自传

甘地自传
作者: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译者:钟杰|绘画:Rahul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3.20
折扣购买: 甘地自传
ISBN: 9787550239845

作者简介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 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 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 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 1891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取得律师从 业资格后回国。1893年赴南非从事律师职 业,领导当地印度侨民摆脱种族歧视,争 取公民权利。1915年返回印度,此后带领 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民 族解放,脱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1947年 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 感遗嗾。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晚祷的会 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屠杀。

内容简介

一路上我都没有晕船。只是随着日子一天一天流 逝,我感到局促不安,连对船上的服务生讲话都觉得 难为情。我非常不习惯说英语,可是除了马兹慕达先 生以外,二等舱的其他乘客几乎全是英国人。我不敢 与他们攀谈,因为当他们跟我讲话时,我几乎听不懂 他们说的,有时候即便听懂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得先打好腹稿才敢说出来。此外,我还不会用刀 叉,而且点餐时不敢问明菜单上哪些是素菜。因此我 一直不敢在餐厅里吃饭,通常会叫餐到房间里吃,送 到房间里的菜主要是甜品和水果,不过这些东西我自 己也带了。马兹慕达先生就没有任何困难,他与什么 人都合得来,常去甲板上自在地闲逛,而我却成日里 闷在舱中,等到人少时,才敢走上甲板透透气。马兹 慕达先生常常劝导我多和乘客们接触,多和他们攀谈 。他告诉我做律师需要口若悬河,还给我讲了许多他 的业务经验。他劝我抓住每个可能的机会来说英语, 不要怕说错,因为说外语时出错是难免的。然而我还 是无法克服自己的羞涩。 有一位待我很好的英国旅客,他年龄比我大,拉 着我攀谈起来,问了我一些问题,诸如吃什么,做什 么的,上哪儿去,为什么害羞等等。还劝我去餐厅吃 饭,笑话我坚持不吃肉。当船经过红海时,他友善地 劝导我说:“现在不吃当然没什么问题,可是到了比 斯开湾,只怕你就得改变你的决定了。况且英国的天 气是那么冷,不吃肉根本无法生活的。” 我辩驳道:“可是我听说有人不吃肉也可以在英 国生活。” 他说:“这是瞎扯,据我所知,英国人没有不吃 肉的。难道你没发现尽管我自己也喝酒,可我并没有 劝你喝酒吗?但是我坚持认为你需要吃肉,否则就活 不下去。” “谢谢您的好意,但我已庄严地对我母亲作出了 不吃肉的承诺,所以吃肉这件事,我是连想都不敢想 的。如果不吃肉确实是活不了的话,我宁肯回印度, 也不能为了适应英国的生活环境而去吃肉。” 我们的船终于开进了比斯开湾,我依然不觉得有 吃肉或喝酒的必要。有人建议我去开一个不吃肉的证 明,我便请那位英国朋友帮忙,他欣然同意,给了我 写一份证书,我一直把那证书珍藏了很久。然而到了 后来,我发现有些肉食者也照样可以弄到这种证书, 于是这证书完全丧失了意义。如果我们说的话都不值 得人信任,何必还弄一份证书呢? 不管怎样,我记得我们总算在一个周六到达了南 安普顿。在船上我穿的是一套黑西装,朋友们还给我 买了一套白色法兰绒的西装,我特意留到上岸时才穿 。原以为上岸时穿白衣服会显得比较体面,于是我便 穿上了那套白色法兰绒西装。那时是9月底,上岸后 我才发现只有我一人这么穿。我把所有的箱子及钥匙 都委托给格林德利公司的代理人,因为看见其他人是 这么做的,我也照办了。 我带着四封介绍信,分别交给了皮·捷·梅赫达 医生,达巴特朗·苏克拉先生,兰吉特辛吉亲王和达 达巴伊·奥罗吉。在船上时,有人劝我们去住伦敦的 维多利亚旅馆,我和马兹慕达先生都接受了这个建议 ,住进了那家旅馆。只有我一个人穿白衣服这件事让 我觉得不舒服。到了旅馆以后,才知道我们要等到第 二天才能从格林德利公司把东西取出来,而那天恰好 是周日,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心里很憋气。 我在南安普顿发给梅赫达医生一封电报,当天晚 上8点左右他便来看我。他向我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又笑我居然还穿着法兰绒西装。我们谈话之时,我随 便地拿起了他的礼帽,想试试它多么平滑,毛手毛脚 的竟弄乱了礼帽上的绒毛。对我这种行为,梅赫达医 生多少有些生气。他本想阻止我,但已经来不及了。 对我而言,这件事是一次教训,也是我学习欧洲 礼节的第一课。梅赫达医生幽默诙谐地给我详细讲解 一些细节,他对我说:“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不 要像我们在印度时那样常常在第一次见面时就问对方 许多问题;不要高声讲话;也不要像我们在印度时那 样总是称呼别人‘先生’,在这里只有仆人和下属才 如此称呼他们的主人。”诸如此类,他讲了很多。他 还告诉我,住旅馆很费钱,最好住在外国人的家里。 但我一直拖了一个周才考虑他的建议。 P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