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传奇故事/年度珍藏系列

2009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传奇故事/年度珍藏系列
作者: 孙方友|主编:滕刚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91
折扣购买: 2009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传奇故事/年度珍藏系列
ISBN: 9787561773987

作者简介

滕刚,作家、图书策划人。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400多万宇。出版《预感》、《克尔萨斯的下半夜》、《个人履历表》、《秘密情节》、《百花凋零》等文集。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策划、主编“读·品·悟”感动书系、感恩书系、大家讲谈书系、阳光少年励志书系、小学生成长必读书系、中学生成长励志书系、大师谈人生书系、感动你一生书系、受益一生书系、2008年度珍藏书系等图书200余种。 孙方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迄今已出版小说集《女匪》、《刺客》、《孙方友小说选》、《水妓》、《贪兽》、《女票》、《虚幻构成》等七部。其作品转载率极高,营有多篇作品被翻译成英、法等多国文字,作品转载、翻译、收入各种选集近500篇(次),曾获过“飞天奖”、“河南省文艺成果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金麻雀奖”以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各种报刊文学奖六十余次。

内容简介

《李世民摔弓警臣下》 唐高祖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亲率大军,奉命攻打洛阳。得知消息后 ,自封郑王的王世充很紧张,连忙派兵修城挖河,掳掠粮草,打算死守洛 阳。 如此这般之后,王世充还觉得不够。他命人抓来城南百姓杨老灰,要 他为自己造一把上好的弓,将来两军对垒时,如有机会,他要擒贼先擒王 ,一箭射死李世民。这杨老灰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名噪一时的造弓能手, 据说他造出来的弓,势大力沉,可直透盔甲而取人性命! 王世充是杀人魔王,杨老灰虽不太情愿,却也不敢怠慢,只好接下这 活儿,没日没夜地精雕细刻。到李世民大军压境的时候,这一把绝世好弓 刚刚造好。王世充拿在手里,不住地啧啧称奇,但见此弓,弓身上雕刻着 两条似腾非腾的青龙,两端是龙尾,中间出箭的地方,正好是二龙交口之 处。王世充轻抚弓弦,铮铮然,竟有龙啸之音。他高兴坏了,随即搭上一 只箭,拉满弓,一松手,果然,眼前五寸厚的木板,给穿了个大洞! 正在这时,探马来报,说李世民阵前叫骂,要王世充出来搭话。王世 充暗暗高兴,心说:李世民啊李世民,今天叫你尝尝神弓的厉害。主意已 定,他立即带了五千精兵,放下吊桥,奔出城来,列好阵势。待认清李世 民后,王世充一边破口大骂唐军的无礼侵略,一边悄悄把箭装到弓上,拉 开。突然,他一抬手,一支长箭就呼啸着朝李世民飞去了。 李世民的大将尉迟敬德,眼见主公要遭不测,忙舞动长枪,上前阻挡 。可是,已经晚了,那支箭速度太快了,敬德催马还没跑上几步,箭就射 到了李世民的跟前。敬德暗叫一声“苦也”,正没有办法,淮知那支箭, 却突地飘飘忽忽一拐弯,竟射穿了李世民身边的两个侍卫,那力道确实大 得惊人。 明明是直奔主公的,那箭怎么会拐弯?敬德不及细想,只听李世民一 声令下:“无耻小人!给我杀!”便拍马摇枪直取敌将去了。接着,是两 军混战,互有胜负,大家各自收兵回营。 这边,因为秦王的安然无恙,唐营里欢呼雀跃,有人甚至山呼万岁, 说李世民是真龙天子,有神灵护体,谁也伤不了的。这种呼声.成了敬德 死心塌地保秦王的重要原因,后来传出去,也成了太子李建成要除掉李世 民的重要原因。那边,洛阳城里,对于飞箭拐弯一事,王世充也很纳闷, 他对自己的箭法,本是很有自信的,再说了,当时距离李世民又那么近… …他想不通,心里开始发虚。自此,他紧闭城门,再不提出战。 唐军叫了几回阵,王世充不理不睬,就是一个死守。唐军没有办法, 连续发起多次猛攻,又是布云梯,又是挖地壕,可是,均没什么战果。这 情形,让李世民一筹莫展。这天,他带了五百精兵,偷偷潜到城下一个小 土山上,来查看地形,试图找到一个恰当的突破口。 哪想,他的这一举动,却被敌兵发现了。王世充又惊又喜,惊的是秦 王李世民的胆识过人,喜的是这个斩杀李世民的机会太好了。王世充暗道 一声“天助我也”,便亲点一万精兵,迅速将这一小股唐军团团围住。当 时,敬德也在,见此危急情形,他连忙率领那仅有的五百兵士,拼命去拦 敌兵,来给秦王突出重围争取时间。 李世民也是一惊,赶紧催马,往一条小路上逃去。王世充见敬德勇猛 ,便命兵士们死死缠住他,自己带数十个骑兵,暗暗绕过敬德,追杀李世 民去了。这时候,紧跟李世民的,只有~个贴身护卫。他的马慢,李世民 的马快,王世充先是赶上他,一刀将他斩于马下,继续往前追。 王世充本想活捉李世民,如果成功,这些唐军便不战自败了。可是, 李世民的马太快,不管怎么用力,王世充总是与他相差三丈左右。这样, 王世充一火,就动了杀机。他停下来,取出神弓搭上箭,闭一只眼瞄准后 ,用力朝李世民射去。但奇怪的是,这支箭又偏了,居然插在了一棵大树 上,离李世民只有半尺远。王世充心中焦躁,接着连射数箭,却都没中, 最准的一支,也不过是穿透了李世民的战袍一角。眼看到手的猎物要跑掉 ,王世充急命大将王仁则,增调一千人马,来捉拿李世民。 李世民早已慌得丢了魂,只是沿着小路,没命地往前跑。不知过去了 多久,也不知跑出了多远,李世民来到一座古寺前,被一些和尚掩护起来 ,才算躲过这一劫。当然,和尚们为了救他,为了送他去唐营,也付出沉 重的代价,死了很多人——这就是十三棍僧救秦王的少林故事。 再说王世充,回到城巾,自是沮丧不已。这么好的机会没抓住,硬是 让李世民跑了不说,那出城的一万精兵,也被迅速赶来的救援唐军,打了 个一塌糊涂,几乎全军覆没!最让他困惑的,还是那几支箭,明明是能射 中的,怎么就会偏呢?他暗暗害怕起来,莫非这李世民真的是天子之命吗 ?从那天起,王世充神情开始恍惚起来,渐渐有了投降之心。 后来,又打了几仗,王世充都没有取胜,而且每次都损失惨重。他料 想洛阳不能保,彻底丧失了斗志。 唐高祖武德四年五月,王世充正式请降。那时,他身穿一袭白衣,率 领儿子及群臣2000余人,跪倒在李世民的脚下,表示甘心称臣。李世民忙 上前几步,扶起他笑道:“你那弓箭好生厉害啊,差点儿要了孤王的性命 。”王世充羞得满脸通红,赶紧命人取出那张神弓,恭敬地献给了李世民 。 要是别的东西,李世民就算想要,也会假意推让一番的。但这次,他 却很不客气地收下了,其中的原因,一是这张弓太完美了,二是李世民平 生最爱的,就是弓箭。 从此,这张神弓就跟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不离左右,直到全国统 一。这中问,他也用它打过仗,虽然不曾射中敌人,但他总以为是自己箭 法不好的缘故,并没有减少对这张弓的喜爱。再后来,玄武门兵变后,李 世民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还是念念不忘这张弓。他常常拿它出来,在大臣 面前炫耀。当然,大臣们都赞不绝口,没有说它不好的。 可是,他终究不太相信大臣的话,就命人找来十几个做弓箭的师傅, 拿出自己多年收藏的那些弓,请他们来做个鉴定。大家细心看过之后,都 说是好弓。但其中一个叫杨三的,却突然举起王世充献出的那张神弓说: “这个不好。” 唐太宗一惊,忙问原因。杨三说:“这是先父造的,我认得。他当初 造这张弓,是被王世充逼的,再加上,先父素知陛下是仁义之人,怕王世 充用这个伤了陛下,所以就故意没把这弓造好。”唐太宗还是不解。杨三 又说:“陛下请看这弓体,木心不正,纹理是斜着的,力道可能会很大, 但却不走直路,射不中目标的。” 唐太宗这才明白:当初,之所以能多次从王世充手下逃生,原来是因 为那个造弓人杨老灰,在这上面做了手脚啊! 杨三的这一番话,让唐太宗感慨颇深。第二天,一上朝,唐太宗就握 着那张所谓的神弓,对众大臣说:“这张弓,大伙都说是好弓,其实它的 木心不正,纹理是斜的,力道虽大,却没有准头,用它打仗,只有危害, 没有好处。做臣子的也是一样,如果心不正,能力再大,也是不能用的。 我今天废了这张弓,希望你们引以为戒!”说罢,唐太宗脸色一变,把弓 举起,使劲儿摔向地下,又踏上一只脚。众臣大惊,都暗自反省,只怕内 心略有邪念。 从这以后,唐太宗的大臣们就开始变了,一个个变得刚直不阿,一个 个变得忠心为国,与唐太宗齐心协力,终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 面。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