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通识课

敦煌艺术通识课
作者: 杨琪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89.70
折扣购买: 敦煌艺术通识课
ISBN: 9787521757484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大众艺术普及工作,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世界文化广场》艺术顾问,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主讲。出版著作有《中国美术五千年》等。

内容简介

敦煌石窟是绘画、彩塑 、建筑的综合体,有莫高窟 、榆林窟、西千佛洞等。其 中莫高窟有洞窟700多个, 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 2000余身,前后绵延1680 米。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 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洞 窟最多的佛教艺术圣地。 敦煌石窟的营建,历经 十六国(北凉)、北魏、西 魏、北周、隋、唐、五代、 宋、西夏、元等10个时代, 历时1000多年,甚至到清 朝、民国年间,依然有信众 对石窟进行维修、补塑、补 绘。世界上没有哪一处文明 能够延续这样漫长的时间。 敦煌石窟艺术的发展经 历了初创、繁荣与衰败三个 阶段。 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的 初创 我们今天看到敦煌规模 庞大的洞窟,总会想到,第 一个洞窟是何时、何人兴建 的? 前秦建元二年(366), 有一个和尚叫乐僔,他从中 原到西方佛国取经,路过敦 煌,天色已晚,打算在这里 过夜。当他掸掸身上的尘土 ,准备躺下时,不经意地抬 头一看,被眼前的景色惊呆 了:对面的三危山上,红光 万道,金光闪闪。这种景象 本来不算奇怪,不过是晚霞 满天。奇怪的是他不仅看到 了红光万道,金光闪闪,还 看到了佛光灿烂,看到了西 方极乐世界的景象——如来 佛端坐中央,正在说法,听 如来说法的弟子、菩萨栩栩 如生,圣洁的光环罩在他们 的头上,远处的飞天正在翱 翔,万丈火焰正在升腾,似 有还无的美妙音乐飘荡在空 中。乐僔和尚被这奇景惊住 了,这不就是他要寻找的西 方极乐世界吗?为什么他能 够看到这奇异的景象?这分 明是佛的旨意。他就遵从佛 的旨意,在这里开凿洞窟, 化缘造佛。敦煌莫高窟的佛 教艺术就这样开始了。 以后不久,又有和尚法 良,也在莫高窟开窟造像, 有碑龛为证。唐代武周圣历 元年(698)李克让的《李 君莫高窟佛龛碑》(又叫《 圣历碑》)和唐代咸通六年 (865)莫高窟第156窟的 《莫高窟记》记载了这两件 事。 遗憾的是,这两位高僧 所开凿的洞窟究竟何在,至 今难以定论。但是,有一点 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此后 洞窟的开凿,就这样一个一 个地延续下去了。 佛教来自印度,经过西 域,传入敦煌。因此,初创 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是多种 艺术风格并存,兼有印度佛 教艺术风格、中原佛教艺术 风格以及西域佛教艺术风格 等。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石窟 是由敦煌研究院编号的第 268窟、272窟、275窟,它 们位于南区中段第三层,被 认为开凿于北凉时期。北凉 (397—439)同前秦一样, 属于十六国中的一个少数民 族政权,其太祖沮渠蒙逊笃 信佛教,曾在其统治境内大 兴佛事,开凿石窟,使之成 为当时的一个佛教中心。 敦煌“北凉三窟”中的第 268窟有《交脚弥勒佛》, 这身弥勒佛造像两脚交叉垂 在座前,形体消瘦。卷式发 髻,面部长方,弯眉细眼, 大耳垂肩,微笑慈祥。身披 右袒红色袈裟,带有明显的 印度风格。 敦煌北凉第275窟的《交 脚弥勒菩萨》2),头戴化 佛宝珠冠,项胸饰以璎珞, 双目有神,鼻梁高隆,面相 庄严,上身半裸,下着短裙 ,双脚坐于双狮座上,衣纹 生动,是典型的犍陀罗艺术 风格的佛像。 P9-11 1.读懂敦煌艺术,读懂中国波澜壮阔的艺术文化图景。 季羡林说: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敦煌。敦煌艺术是绘画、彩塑、建筑的综合体,是古代艺术和生活的立体缩影,了解敦煌艺术,我们得见中国古人超越时代的美学创造。 2.10个朝代,250幅作品,细数敦煌艺术1000年风格流变。 壁画、绢画、飞天、彩塑、乐舞、经卷、洞窟建筑、衣冠服饰、生活日常......本书系统讲述敦煌石窟的方方面面,将艺术知识融化在生动讲述中,带领读者轻松走进敦煌艺术的大门。 3.给大众的14堂入门课,普及敦煌艺术文化常识。 敦煌艺术,气象万千。这里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飞天,有“百千天乐不鼓自鸣”的乐舞,有媲美维纳斯的曼妙彩塑,有巧夺天工的洞窟建筑,有描绘善德善行的因缘故事,更有古代世俗生活的真实记录:政治经济、婚丧嫁娶、衣冠服饰、休闲娱乐,无不绘声绘色,趣味生动。 4.装帧凸显品质,图文精心编排,珍藏敦煌之美。 精装读本,封面祥云烫金流光溢彩;内页选用雅致纸张,还原古典敦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