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女孩的60个细节

富养女孩的60个细节
作者: 编者:翟鑫鑫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88
折扣购买: 富养女孩的60个细节
ISBN: 978756394612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女孩可以不美丽,但不可以没有气质 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而不 仅是表面功夫。如果胸无点墨,任凭用再华丽的衣服 装扮,这人也是毫无气质可言的,反而给别人肤浅的 感觉。 女孩可以不美丽,但不可以没有气质。气质可以 取代外表的美丽,成为吸引别人关注的魅力之本。气 质是女孩独具的自我品牌,是自内而外散发出的吸引 人的魅力芳香。修炼好自己的气质品牌,女孩的魅力 不请自来。 1981年7月29日,容貌高贵、体态优雅的戴安娜 披着7米多长的婚纱,在圣保罗大教堂与查尔斯王子 立下永生相爱的誓言。无数的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 他们中有人甚至前一晚就已守候在此,只为亲眼见证 这场王子与公主的童话。 在近百万民众的狂热欢呼声与全球7.5亿电视观 众的瞩目下,戴安娜穿着那件象牙色婚纱,成了童话 故事中幸运的“灰姑娘”。当查尔斯王子送上深情的 一吻,戴安娜彻底沉浸在了幸福的喜悦和爱情的甜蜜 之中。 戴安娜,一个永恒的名字。她是人们心中永远的 “威尔士王妃”。 从平民到王妃,戴安娜的前半生走上了一段童话 般的旅程。当她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惊叹于 她的美丽、动人、高雅、端庄。尽管她并非显赫的家 庭出身,但她的优雅气质已经征服了挑剔的英国人。 良好的成长环境,给戴安娜的王妃之路铺上了鲜花。 16年之后,“英格兰玫瑰”戴安娜王妃不幸在车 祸中逝世,当死讯传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成千 上万的人手捧鲜花为她祈祷。令举世同悲的,不仅是 她美丽容貌的消逝,更重要的是她生前热衷于慈善事 业,她在萨拉热窝访问战争致残的儿童,毫无间隙地 与艾滋病人和麻风病人握手,在津巴布韦积极地为难 民们分发食品,为抗艾滋病和抗癌协会筹款在纽约拍 卖自己的服装……就在去世前的三个月,她还访问了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到戴安娜去世为止,她与世 界150个慈善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许多慈善 机构的直接赞助者或经理人。对慈善的关注让戴安娜 王妃深深地铭刻在了人民的心中。尽管婚姻不如童话 般完满,但没有人责怪戴安娜,她依然是正统的王妃 代表,哪怕时隔多年之后,查尔斯王子再娶,人们也 不禁回忆起当年戴安娜的美丽和优雅。 戴安娜的人生,既有甜蜜的结合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也有婚姻的失意和专注于慈善的崇高。这些跌 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已经足够让人们记住她,怀念她 ,也足够让一个女孩展现自己的美丽和气质。 为何在众多英格兰女孩中,偏偏只有戴安娜有这 样的机会?因为父母给她的容貌、家庭给她的气质和 教育给她的品格。古往今来的女子的命运,何尝不是 如此? 美貌是天生的,气质是后天培养的。美貌是会被 岁月蚕食的,而气质却是永恒的。只有美丽外表的女 孩被称作“花瓶”,而外表不美,却有非凡气质的女 孩就会被认为是“脱俗”的。气质比美貌更重要,它 只会随着你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不会有美人迟暮的遗 憾。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女孩良好的气质。 气质的修炼和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岁 月的积淀、内涵的充实、阅历的丰富和修养的提高, 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特气质。靳羽西说过这样一段 话:“气质与修养不是名人的专利,它是属于每一个 人的,气质与修养也不是和金钱权势连在一起,无论 你何种职业,任何年龄,哪怕你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一 员,你也可以有你独特的气质与修养。” 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她的《凭海临风》这 本书里,写到她小时候寄居外婆家的一段美好时光。 书里专门写了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舅舅,因为这个 舅舅对杨澜可以说是宠爱有加,每个月都把工资和时 间花在这个外甥女身上。在那几年里,每个月总有固 定的一个日子,是杨澜的“节日”。那天,舅舅会给 杨澜穿上漂亮的小皮鞋,带她去理发,然后去上海著 名的西餐馆“红房子”吃顿“罗宋汤+牛排”。在那 里,舅舅教会了杨澜使用刀、叉的技巧,而且对杨澜 在餐桌上的举止进行了严格的“淑女”式的培训:什 么背要直呀,喝汤不能出声呀,刀叉要轻拿轻放呀, 等等,规矩可多了。这应该是杨澜最早接受的礼仪学 习吧。舅舅给杨澜的名言是:“女孩子一定要见世面 ,不然以后见到花花绿绿的世界,容易学坏。”杨澜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呵护着长大的。 正是因为杨澜从小接受这类培养,现在的她优雅 、大气、智慧、淡定,举手投足间的韵味令无数人崇 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