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汀江

风吹过汀江
作者: 邱锡凤|责编:蓝铃松
出版社: 海峡文艺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48.00
折扣购买: 风吹过汀江
ISBN: 978755502156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蓝溪,蓝溪 我的小孩一个在上杭出生,一个在福州出生,但是, 他们的根与他们父亲的一样,在上杭蓝溪。因为,我的故 乡在那儿。 说起来,我本来应该姓范的,因为我父亲是从蓝溪梅 永定坊的一个范姓人家抱养来的。 然而,抱养我父亲的并不是我的爷爷。那时候我的爷 爷已经不在人世好多年了。爷爷遭遇不幸后,我奶奶的婆 婆为了不让长期孀居的我奶奶改嫁,便张罗着给她抱来了 一个刚刚过“十二朝”的男婴。在定坊村口靠近黄潭河的 那棵大樟树下,在香火氤氲之中,尚在襁褓中的父亲认了 大樟树为“爷哩”(父亲)后,便被抱到了蓝溪曹田圩上 的丘家,成为丘家“驳后代”的种子。 父亲的奶名也由此而来,大人们都叫他“树头佬”。 但是,遇到与亲房长辈起争执时,人家就会很恶毒地骂父 亲“野蜴子”(野怪子)。客家话的“野蜴子”,换成普 通话的说法,叫“野种”或“杂种”。在客家人的语言环 境里,这是杀伤力十分强烈的攻击性语言,被如此指称的 人,是会找你拼命的。因此,父亲虽然从范家抱来,一般 人也决不敢当面这么说他,一来出于乡村社会传统礼仪, 二来父亲在二十郎当岁时已经以一手木匠技艺闻名于乡里 乡外。那么,再胆敢恶口烂舌以“野蜴子”毒骂我父亲 的,就只有他那些刁钻凌人的长辈了。这是后话。 按照身份证记载,父亲出生于1938年的农历四月廿六 日。 这个时点,距离抱养他的养母的丈夫不幸辞世,已经 整整7年了。 父亲、爷爷的如此这般身世,引起我的兴趣已经是20 世纪80年代,那时我在家乡中学念高中。可是直到大学毕 业,我才有机会从地方民政部门辗转抄阅到相关记录。这 些能够被政府所公开的资料,真真正正叫只言片语:烈士 姓名丘新桂,男,1911年生,入伍时间1926年,担任共青 团觉田支部宣传委员,1931年4月误以为“社党”杀于白 砂乡,政策落实平反为革命工作人员。 我隐约觉着,这寥寥数十个汉字、一鳞半爪的文本记 录,已经向世人出示了一份隐藏着丰富历史信息的个人履 历证明。在这段简约的历史记录中,最令人触目而疑惑的 字眼就是“社党”。 这样的疑惑缠绕着年少的我许多年。资料的极端匮 乏,个人能力以及社会资源的局囿,使我久久不能解开心 中的谜团。 直到多年以后,我又获得了一份盖有公章、编制有政 府公文序列号的官方文件。这份由上杭县人民政府于1984 年1月12日制发的文件,以官方的权威确认了我爷爷的 “红色革命者”身份。在这份编号为“杭政字第18—20 号”的《平反昭雪证明书》中,有如下明确记载:“蓝溪 公社蓝溪大队丘新桂同志系革命工作人员,在第二次国内 革命战争时期‘肃反’中被错杀,现予平反昭雪,恢复名 誉。” 到这时,爷爷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由残存于父辈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