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唐朝绝对很有趣
ISBN: 9787201118666
李飞:汉族,80年代生人,祖籍辽宁,非著名历史学者,酷爱文学,工作之余笔耕不缀,纵横文史两界,笔法通灵剔透,风格诡谲多变。其历史作品,极具历史现场感和身份带入感,将人带入历史的每个瞬间。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历史的多面性与隐秘性。出版了《明朝*很有趣》《清朝*很有趣》《历史其实很有趣》《在不安的世界里,找自己的存在感》等作品。
深宫辱庶母?弑父夺大统? 据后世正史、野史的记载,开皇末年,年近花甲 的文帝偷幸宫女尉迟氏,同样年近花甲、一生独宠后 宫的皇后独孤伽罗悲愤交加,在文帝上朝以后将其杖 杀,文帝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在左右仆射高颎、杨 素的劝解下,独孤皇后又主动请罪,夫妇俩这才和好 如初。从这之后,文帝得以有限亲近嫔妃。虽然在文 帝看来,妃、嫔只是晚年生活调剂,于他们夫妻关系 而言并无妨碍,事实上,他对爱妻独孤氏的确一如既 往地疼爱和信任,但却没想到痴心一片、自尊心强烈 的独孤皇后在尉迟女事件后内心受到重创,从此心灰 意冷郁郁至死。粗心的文帝却没有察觉和理解到爱妻 的失落,空留丧偶后的痛苦不堪和临终前的幡然醒悟 、悔恨自责。 独孤皇后死后,文帝宫闱寂寞,遂于后宫嫔妃中 选得两个闭月羞花之容常伴左右:一个是宣华夫人陈 氏,一个是容华夫人蔡氏。那陈氏是南朝陈宣帝的女 儿,天性聪慧,明艳不可方物。陈亡后,配入掖庭, 后入宫为嫔妃。独孤皇后性奇妒,后宫皆不得进御, 惟陈氏受宠。杨广当初谋取太子地位,经常送些金银 珍玩取媚陈氏。在皇太子废立一事上,可以说陈氏出 了很大的力。独孤皇后离世,陈氏封为宣华夫人,专 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粉黛无颜色。 此时的隋文帝已是风烛残年,又夜夜招幸宣华、 容华两位夫人。在色欲上面,不免有些过度。不多时 日,身体便被掏空了。一次偶感风寒,内外交迫,即 致卧床不起。两位夫人见文帝有病,日夜不离,侍奉 汤药。而文帝的病却一天重似一天。 文帝患病后,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 黄门侍郎元岩等朝廷重臣立刻赶赴仁寿宫,组成临时 内阁。同时太子杨广也奉命入住大宝殿侍奉皇帝。杨 广眼见父皇的病势一天天沉重,料定他时日无多,决 定早做打算,于是写密信给杨素,向他询问朝廷和百 官的情况,并命他做出相应部署,防止朝廷在国丧期 间出现动乱。杨素按太子的要求回复了一封密函。不 料送信的宫人却误把信送到了皇帝手上。杨坚见信勃 然大怒。他还没死,太子和宰相就已经暗中联手在左 右帝国政局了,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这相当于篡位 啊! 杨坚正在气头上,忽见自己最宠爱的宣华夫人神 色慌张地走了进来。杨坚问她出了什么事,陈氏推脱 不过,流着眼泪说:“太子无礼!” 史料记载:当天文帝见陈、蔡一直侍奉自己没有 休息,便让她们更衣小憩。宣华夫人离开仁寿宫往更 衣时,遇上了太子杨广。杨广见那陈氏,鸦黄半额、 腰肢似柳,金步摇曳翠鸣珠;鬓发如云,玉搔头掠青 拖碧;春山脉脉,幽妍清倩,婉转轻盈,艳冶销魂。 竟动了欲心,见殿上四下无人,他伸手拽住宣华夫人 的衣袖,道:“我终日在父皇寝宫视疾,每次见到夫 人,心中无限向往,只是不是地方,今日难得机会, 望夫人怜见,赐我片刻欢娱,以慰我相思之苦。倘蒙 夫人错爱,杨广生死不忘。”杨广不待宣华夫人回答 ,竟要将她拽到侧殿的寝室里去。宣华夫人又急又恨 ,一时偏挣不脱身,幸得急中生智道:“太子尊重, 那边有人来了。”杨广慌乱中将手一松,回头去看, 哪里有什么人来。宣华夫人趁此机会一溜烟地退出了 芙蓉轩。 文帝听到这里,顿如五雷轰顶。他断然没有料到 这位平时看上去温良恭俭的太子到头来居然是个衣冠 禽兽!文帝躺在御榻上,用力拍打着床板,大骂:“ 这个畜生怎么可以托付国家大事?独孤误我,独孤误 我啊!” 痛定思痛后,文帝急召柳述和元岩入内,说:“ 传召我儿。”柳述等人刚准备去传唤太子,忽然听见 皇帝加了一句:“是传杨勇!”柳述和元岩面面相觑 ,顿时明白了什么,连忙入阁撰写复召杨勇的敕书。 杨素听说此事,立刻告知杨广。杨广随即矫诏将柳述 和元岩逮捕,关进了大狱;然后紧急调动东宫军队进 驻仁寿宫,命左庶子宇文述等人控制宫禁出入,命右 庶子张衡进入皇帝寝殿,将侍奉皇帝的所有宫女和宦 官全部逐出,关在别殿。 当天,仁寿宫就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随后,杨广又派人假传文帝遗嘱,要杨勇自尽, 杨勇还没有做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杀死。 就这样,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 了杨广手上。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苦心 经营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 而此时的宣华夫人则面无人色,独自坐在深宫里 愁肠百结,一任云鬓散乱、花容不整。忽有人报,内 侍前来宣读圣旨,赐予宣华夫人锦盒一只。宣华以为 盒中定是鸩毒,不觉悲从心来,喟叹自己红颜命薄。 当下含了泪,嘱咐内侍稍待,退到里面,更换好了衣 服,梳起云鬓,装扮整齐,原想从容就死,成全了清 白。谁知接过锦盒一看,盒中不是鸩毒,却是一个红 色的同心结。事已至此,本应是庶母的宣华夫人无奈 之下,只好收下这位虽然不是亲生、但也应是儿子的 同心结了。 事实上,后世关于文帝究竟是怎样死的,说法并 不统一。《隋唐演义》《十八史略》《通历》等书, 认为文帝是被儿子杨广杀害的。正规的史书《隋书》 却没有这样的记载。《隋书》《北史》的记述是:“ 帝疾甚,与百僚辞诀,握手欷歔,崩于大宝殿。”《 炀帝纪》也仅写道:“高祖崩,上即位于仁寿宫。” 但《隋书》中关于宣华夫人那部分却隐约其词提到文 帝死因蹊跷:“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张衡入寝殿 ,遂令夫人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 ,而未发丧也。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 皆色动股栗。”《隋书》此段记载虽未明指文帝被杀 ,但实际上已给世人留下推猜的余地。 到了近代,有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开始为“杨广弑 父”一事平反,其主要根据是,就连尽力搜集炀帝反 面材料以为批判的唐太宗君臣,也没有一人言辞凿凿 地指控杨广弑父夺位。试想,假如果有此说,则李唐 起兵之时,何不以为宣传材料?另一方面,很多人认 为,史书记载隋炀帝逼奸宣华夫人一事,也经不起推 敲,原因在于:文帝病重,炀帝宫中侍疾,宣华夫人 起身更衣,身旁当有宫女侍候。当时炀帝尚未即位, 仍处于受威胁的地位,一向以谨慎著称的炀帝绝不会 在此时做出危及其继承帝位的事情。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真相到底 如何,恐怕是永远也说不清了。 P6-9 ◆ 始终披着神秘面纱的唐朝宫廷,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本书为您揭开唐朝不为人知的内幕,拨开宫廷中的层层迷雾。 ◆ 穿越千年的时光,去细细品味那盛世的荣光,倾听那华丽的乐章!唐朝三百年间的文明与野蛮、权力与战争、阴谋与爱情、浪漫与残酷。 ◆ 本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不仅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而且对宫闱生活也做了细致地刻画。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也对读者熟知各朝的历史线索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