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 第1辑珍藏版共3册

在读 第1辑珍藏版共3册
作者: 魏小河//黎戈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88.40
折扣购买: 在读 第1辑珍藏版共3册
ISBN: 9787807682271

作者简介

黎戈,70后作家,原名许天乐,南京人。嗜好阅读,勤于动笔,文字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风格自我、恬淡。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鲤》等刊物,著有书籍《一切因你而值得》《私语书》《因自由而美丽》《静默有时,倾诉有时》。

内容简介

枕头 ***的枕头,当然是《枕中记》里那个。赶路 的书生,蒙老道热情招待,俯就枕头时,发现枕头上 的孔越来越大,渐渐恍惚,身入其中,做了一枕黄粱 好梦。像我这样专好流连细节的人,就一直在琢磨那 枕上的洞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因为书生用的是 瓷枕,为了防止箱体在烧制过程中*热变形,瓷枕侧 面一般会预留两个小孔。后来读笔记小说读多了,发 现五代和唐宋之人,多用硬枕,瓷质居多,所谓“残 梦不成离玉枕”“玉枕钗声碎”,指的都是瓷枕。因 为古代女人就寝时,会松松地绾个睡髻,上插金钗, 金钗和玉枕皆硬物,相撞时才会“钗声碎”“玉钗敲 着枕函声”什么的。当然,枕头上的动作,直接造就 了这些活跃的声效,所以,它也是有性暗示的。而且 ,比什么“尽君**欢”“时闻款款娇声”要含蓄隐 晦得多。 一直在想,古代人好像都不怎么畏寒似的,你想 想杜甫、白居易他们,结庐造屋,都是木头墙体,茅 *顶。顶多拦一道屏风,挂一个竹帘。后来看资料说 ,唐代时,**气候是偏暖的,气温远高于今时。啊 ,这才明白,老杜老白他们为什么好瓷枕、竹枕、石 枕——有种石枕是桃花石做的,上有天然石纹,隐约 如花瓣坠于春风,这个意象真是太诗情了。到了明清 ,士大夫阶层的享乐要精致得多。你看史湘云醉卧花 荫的芍药枕,还有宝玉用的那个,填塞了各类干花瓣 ,枕上无甚奇特,内里落英缤纷。芳气满闲轩,枕上 好梦成。至于用干茶叶填制的枕头是自古就有,其功 效雷同于李时珍所倡导的决明子枕头,就是至老明目 什么的。其他植物参与的枕头还有:清热凉血的*冠 花、补肝肾的女贞、舒缓神经的薰衣*,毋论其药效 大小,它们都算是一种积极养生、向光的生活态度。 还有一种枕头取向,类似于精神养生,比如文震 亨的“书枕”,用纸三大卷,状如碗,品字相叠,束 缚成枕。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此人,士子味道太浓稠了 ,文章架子也大。这种“书枕”固然风雅,但是,能 舒服吗?我自己用过一个硬枕是荞麦芯的,触感生硬 硌人。不管它宣称有什么明目助眠之功效,我也把它 直接改制成靠枕了,这下化劣势为优势,它的生硬, 摇身一变成了硬朗,躺着歪着靠着,皆有所恃。还给 爸爸买过磁石枕,后来,他老人家的肩周炎确实治愈 了,可是又得了眩晕症,因为睡硬枕老空悬着头的缘 故。再后来,这个功过皆半的家伙,被我们塞进衣橱 里,永不见天*了。 这些也罢了,居然还有一种枕头,是专为与肉体 的软弱求安对抗的,比如北宋的司马光同志,用一个 小圆木做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上滑 落,便立即惊醒,醒来之后继续发奋读书,他把这个 枕头取名为“警枕”,这种行为艺术,与头悬梁、锥 刺股,是一个系列的,即以身体自虐的方式,来谋得 学习的积极性。个人觉得还是李渔的态度比较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