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瓦格纳传(附光盘)/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ISBN: 9787540477219
史蒂芬·约翰逊,曾就读于曼彻斯特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师从利兹大学的亚历山大·戈尔,后进入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后,经常为《独立报》娅报》撰稿,曾担任《苏格兰人报》首席音乐评论家(1998—1999)。常为英国广播公司(BBC)Radio 3、4和全球服务电台录制广播节目,其中包括为纪念作曲家布鲁克纳逝世(1996)制作的布鲁克纳音乐系列节目(十四个)。他是缒忆布鲁克纳》(费伯出版社,1998)著者,《剑桥指挥手册》(CUP,2004)投稿人,多次主持《探索音乐》频道节目。2003年,史蒂芬当选为亚马逊图书网年度古典音乐作家。
时代之子 理查德·瓦格纳于1813年5月22日出生在莱比锡,当 时的欧洲正处在剧烈变化中,而且在他来到人世后的数月 内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发生着巨变。襁褓之中的瓦格纳 是否意识到自己周围即将血雨腥风、尸体遍野,我们不得 而知,但是这有助于营造他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氛围,并且 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出生一年前,拿破仑被自 己在欧洲大陆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发动了灾难性的攻 打俄国之战。这场战争的结果众所周知:耻辱,血流成河 ,最终被迫撤军。拿破仑的军队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在 返回西欧的途中,于1813年10月18日在莱比锡与普鲁士、 俄国和奥地利联军狭路相逢。瓦格纳当时才五个月大。在 这场后来被称作“民族大会战”的战役中,联军取得了胜 利,但双方均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估计,莱比锡周 围战场上阵亡或奄奄一息的人数高达10万左右。 随着这位未来的伟大作曲家开始蹒跚走路,这出历史 大戏迅速进入了高潮。拿破仑在1814年被流放到地中海的 厄尔巴岛上后,于次年戏剧性地重返历史舞台,结果于 1815年6月在比利时滑铁卢村外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 败仗。与此同时,维也纳会议(1814—1815)上的决定在 此后数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瓦格纳故乡的命运。欧洲所有 列强的代表聚集在一起,面对拿破仑卷土重来的局面,重 新建立秩序,重新划分国界。其中一些极其保守的外交家 力图让时光倒流,将法国大革命的记忆从集体意识中抹去 。没有人提及共和制,也没有提及扩大民主的影响或者“ 人权”。但是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压迫必然导致反抗: 起初几个人心中的想法,最终却演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 瓦格纳本人也将卷入到这种反抗精神之中——而且他绝对 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革命家。 尽管拿破仑一败涂地,而且人们此后试图在欧洲清洗 他的理念,但他留下的世界已经永远改变。年轻的瓦格纳 作为新近权力大增的中产阶级的一员,找到了自己的社会 定位和理想——当初对法国大革命初期做出巨大贡献的正 是中产阶级中思想开放的知识精英。虽然在维也纳决议问 世后一段时间内德语地区的统治依然是反革命的,但是在 重新划分了版图的欧洲,统治阶级仍必须应对强大的新型 力量。如果说法国大革命的理念(暂时)被压制,人们仍 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后果:尤其是 大批量生产,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及随之而来的受过良好教 育、富庶的资产阶级的崛起。瓦格纳将在经历多年贫困、 默默无闻,甚至政治流亡之后,才能最终学会将这个崛起 阶层的公开态度和秘密欲望为己所用。瓦格纳对当时时代 精神的感觉,以及他直接开发这种精神某些方面的能力, 是这位多面天才两个更有意思的方面。 艺术血缘 瓦格纳在九个孩子中排行第九,受洗时的教名是“威 廉·理查德”。父亲弗里德里希·瓦格纳是警察局职员, 后升为警长,母亲名叫乔安娜(罗西内),娘家姓帕兹。 襁褓中的瓦格纳根本来不及熟悉自己的父亲:弗里德里希 于1813年11月23日卒于莱比锡之战后肆虐全城的伤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