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向星光取火/沈从文读库
ISBN: 9787572614552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作品结集有八十余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精)》《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文论集《云南看云集》《烛虚》,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论著《中国服饰史》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风格独特,融写实、记叙、象征于一体,字里行间散逸着迷人的乡土气息,并有着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烛虚 察明人类之狂妄和愚昧 ,与思索个人的老死病苦, 一样是伟大的事业,积极的 可以当成一种重大的工作, 在消极的也不失为一种有趣 的消遣。 女人教育在个人印象上 ,可以引起三种古怪联想: 一是《汉书·艺文志》小说 部门,有本谈胎教的书,名 《青史子》,《玉函山房》 辑佚书还保留了一鳞半爪。 这部书当秦汉时或者因为篇 章完整,不曾被《吕氏春秋 》和《淮南子》两部杂书引 用。因此小说部门多了这样 一部书名,俨然特意用它来 讽刺近代人,生儿育女事原 来是小说戏剧!二是现藏大 英博物院,成为世界珍品之 一,相传是晋人顾恺之画的 《女史箴图》卷。那个图画 的用意,当时本重在注释文 辞,教育女子。现在想不到 仅仅对于我一个朋友特别有 意义。朋友×先生,正从图 画上服饰器物研究两晋文物 制度以及起居服用生活方式 ,凭借它方能有些发现与了 解。三是帝王时代劝农教民 的《耕织图》,用意本在“ 往民间去”,可是它在皇后 妃宫室中的地位,恰如《老 鼠嫁女图》在一个平常农民 家中的地位,只是有趣而好 玩。但到了一些毛子手中时 ,忽然一变而成中国艺术品 ,非常重视。这可见一切事 物在“时间”下都无固定性。 存在的意义,有些是偶然的 ,存在的价值,多与原来情 形不合。 现在四十岁左右的读书 人,要他称引两部有关女子 教育的固有书籍时,他大致 会举出三十年前上层妇女必 读的《列女传》和普通女子 应读的《女儿经》。五四运 动谈解放,被解放了的新式 女子,由小学到大学,若问 问什么是她们必读的书,必 不知从何说起。正因为没有 一本书特别为她们写的。即 或在普通大学习历史或教育 ,能有机会把《列女传》看 完,且明白它从汉代到晚清 社会具有何种价值与意义, 一百人中恐不会到五个人。 新的没有,旧的不读,这个 现象说明一件事情,即大学 教育设计中,对于女子教育 的无计划。这无计划的现象 ,实由于缺乏了解不关心而 来。在教育设计上俨然只尊 重一个空洞名词“男女平等” ,从不曾稍稍从身心两方面 对社会适应上加以注意“男 女有别”。因此教育出的女 子,很容易成为一种庸俗平 凡的类型;类型的特点是生 命无性格,生活无目的,生 存无幻想。一切都表示生物 学上的退化现象。在上层社 会妇女中,这个表示退化现 象的类型尤其显著触目。下 面是随手可拾的例子,代表 这类型的三种样式。 某太太,是一个欧美留 学生,她的出国是因为对妇 女解放运动热心“活动”成功 的。但为人似乎善忘,回国 数年以后,她学的是什么, 不特别人不知道,即她自己 也仿佛不知道。她就用“太 太”名分在社会上讨生活。 依然继续两种方式“活动”, 即出外与人谈妇女运动,在 家与客人玩麻雀牌。她有几 个同志,都是从麻雀牌桌上 认识的。她生存下来既无任 何高尚理想,也无什么美丽 目的。不仅对“国家”与“人” 并无多大兴趣,即她自己应 当如何就活得更有生趣,她 也从不曾思索过。大家都以 为她是一个有荣誉、有地位 而且有道德的上层妇女,事 实上她只配说是一个代表上 层阶级莫名其妙活下来的女 人。 某名媛,家世教育都很 好,无可疵议。战争后尚因 事南去北来。她的事也许“ 经济”关系比“政治”关系密 切。为人爱国,至少是她在 与银行界中人物玩扑克时, 曾努力给人造成一个爱国印 象。每到南行时,就千方百 计将许多金票放在袜子中、 书本中、地图中,以及一切 可以瞒过税官眼目的隐蔽处 。可是这种对于金钱的癖好 ,处置这个阿堵物的小心处 ,若与使用它时的方式两相 对照,便反映出这个上流妇 女愚而贪得与愚而无知到如 何惊人程度。她主要的兴趣 在玩牌,她的教育与门阀, 却使她作了国选代表。她虽 代表妇女向社会要求应有的 权利,她的兴趣倒集中在如 何从昆明带点洋货过重庆, 又如何由重庆带点金子到昆 明。 P1-4 ★ 沈从文后人亲自授权监制,权威专家凌宇担任主编,诚意出品沈从文读库系列丛书,选入沈从文经典代表作,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童话等多种文体。 ★《向星光取火》是沈从文的哲思散文集,是沈从文关于人生命题的纠结与自白。